第239章 陈老板躲女人

2011开始 辛老七 2485 字 2022-08-28

怕挨妈妈的骂。

怕爸爸不喜欢她了。

姜苗苗没骂她,自己就是学渣,女儿有学习的天赋固然好,没有也没关系,甚至不想做家庭作业都行,重点是从现在开始,要给女儿灌输一些正确的观念,培养一些好的习惯。

至于学习成绩,那真的不算事。

抽个周末,两口子带着陈语汐去儿童乐园玩了一天。

陈语汐虽然小,但六岁的娃心思已经很敏感。

感觉到爸爸妈妈没有变,心里就不怕了。

一晃到了年终。

又到了总结的时候。

全球陷入微机,许多行业萧条。

国内经济逆势上扬,兴邦集团同样抓住这难得的机遇实现了快速发展,各项经营业绩指标都有了长足进步,提前实现了五年规划的目标,2020年兴邦农业营业收入12045亿,净利润达到了夸张的3621亿,大幅超越预期目标,利润的重头是蔬菜生鲜。

如果不是粮油味蛋这些东西利润太低,拖了后腿,利润和营收比还会更高。

兴邦农业和兴邦牧业单独核算,兴邦农业销售猪肉也是要利润的。

只不过市场化运作,利润很少。

大头还是兴邦牧业赚了。

蔬菜生鲜基本都是翻倍的毛利,只不过渠道成本太高,拉低了净利润。

兴邦牧业2020年向市场投放210万头生猪,营收8112亿,净利润5967亿,利润率比兴邦农业要夸张的多,真的是大风来了猪跟着飞了起来。

去年到今年好多猪场在扩建。

兴邦集团也蠢蠢欲动了一阵,最后放弃了扩张的提议。

猪价在涨,养殖成本同样也在涨。

现在这种行情不是常态,不可能持久。

飞的越高,将来摔的也越重。

兴邦牧业的产业模式就决定了没法短期进行大模规的扩张,上哪拿那么多地去,还是老老实实的继续打造生态,继续研究怎么把养殖成本再降低一点,研究怎么用最少的饲料养出最好的猪,瘦肉率还能不能提高,猪崽子的成活率能不能提高等等才是正经。

今年赚到大钱,兴邦集团给市里贡献了点税收。

这些年一直在亏本,一毛钱税没交过。

国家的税收政策对农牧产业确实友好。

但赚了钱,还是要做一点贡献的。

不然怎么能让市里继续支持。

年终总结会开完后,陈耀东又召集高管开了个小会,定下了明年的方向。

五年规划提前实现,其实已经可以向外扩张了。

但是人的因素却成了制约对外扩张最大的难题。

管十个人好管,一百人难管,上了千人那就不是难管了。

员工上万,管理难度之大已经没办法衡量。

一万个人一万种不同的心思,怎么把所有人的目标统一起来,不是说说就能做到,价值观的建立,文化的培育,过去的三年兴邦集团一直在做,效果是有的,但还不够。

文化不单单是口号。

管理体系、薪酬福利体系等这些东西同样是文化的范畴。

员工对企业的认可、工作和生活的幸福指数同样是文化。

这不是一天两天动动嘴皮子就能够做好的。

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以及精力去做的。

今年利润飞涨,一线店员的工资也在跟着飞涨。

陈耀东分钱不小气,承诺的东西做到了。

然而即使如此,贪污受贿和浪费物资的事依旧时有发生,在一省之地折腾,有问题还能处理,可摊子越大,再继续这么下去,后果就将是灾难性的。

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企业到了一定规模,最大的障碍就是人的问题。

特别是像兴邦集团这种传统实业,90的员工文化都是初高中,不管文化水平还是认知素养都普遍比较低,又没有股权激励,要想建立统一的价值观,改变员工的固有认知和行为习惯,比那些高学历的it公司更要难上无数倍,难度实在太大。

小会通过的几项决议,都是明后两年继续巩固基础的内容。

基础没打牢前,暂时不对外扩张。

而且今年是非常正的市场行情。

借着疫情挣到了钱,并不代表公司真正具备了长远的赢利能力。

或许明年又得亏本。

还得继续巩固基础。

年关到了。

局势又紧张了起来,又不让到处乱跑了。

各行各业再次放假休息。

兴邦农业又迎来了爆发式的业绩增长期。

春节过后,学校又开始开学。

才一学期过去,陈语汐就已经表现出了不爱学习的苗头。

爷爷奶奶都挺担心,习惯性认为不学习就是不学好。

但只在心里想,嘴上不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