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看起来不太一样,和其他女子比起来。
这个小婢女每次眼神都仿佛燃着亮光。
为此,杜甫还偷偷问过李白。李白说陈晓芸是因为对于学识过于热爱,才会如此。
后来,他们都习惯了陈晓芸的眼神。
杜甫偶尔还会回答陈晓芸奇奇怪怪的问题。
陈晓芸在大唐待的第六个月,完成了一万字的论文。
这一次,与西南联大时的也不一样。在西南联大时,陈晓芸是把生活的点点滴滴,和遇到老师时的各种心情、理论记录下来了。
这次,她是认真地学习,做了研究。她现在已经会写几首看起来还不错的平仄正确的乐府诗了。
其实古代人写诗是有优势的,身边之事无一不是取之自然。
陈晓芸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世界之中,想要作出一些诗情画意的诗词,也是很考验想象力之事。
唯一泄气的事,她作出来的诗,依旧流于表面,没有让人振聋发聩,受到情感冲击之类的意境。
只是普普通通的模仿的诗作罢了。
陈晓芸已经很满意了。
此时的他们已经告别杜甫先生了。
不过幸福的是,一路上,陈晓芸不止遇到杜甫一个鼎鼎有名的人。
陈晓芸与李白先生再次告别:“先生,我要回去了。”
李白祝她一路顺风,还为她作了首送别诗。
世间上丢失的诗篇千千万,陈晓芸却会永远把这首诗记于脑海之中。
这首诗虽永远不会被人们知晓,但这对陈晓芸来说,这个礼物实在是太过珍贵了。
陈晓芸也可惜不能一直跟着李白一起云游,继续在他身旁学习。
可她知道,自己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需要她来探索之事。
从未来开来的【开眼】地铁疾驰而来,陈晓芸笑着踏入。
【欢迎乘坐开眼地铁,本次列车开往现实】
陈晓芸回到了现实中,竟然觉着眼前的人事物颇为陌生。
她摸了摸自己的头发,又变回了半长不短的模样。衣服是她来时穿的那身。
唯一有变化的,应当是她的帆布鞋真的是脱胶又足够破烂,脏兮兮的。
不知道的人,说不定会以为她穿着鞋子去攀登珠穆朗玛峰了。
事实上,也差不了哪里去。
陈晓芸有点不太适应,尤其是这空调,呼啦啦地吹,凉快得很。
她这次离开了三个小时左右,自然是又出现在了终点站。
陈晓芸在回学校的地铁上,坐着思考人生。
她仿佛从去之前的沉闷中醒过来了。
陈晓芸,是全地球最幸福的陈晓芸,是有小秘密的陈晓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