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页

郑仁是被系统“揠苗助长”起来的,而教授是成千上万病例养熟的。

教授的经验更丰富,郑仁的思路、整和能力更强。

两人相互讨论,时而倾听、时而激烈争论,郑仁也是收获颇丰。

两个患者的64排ct三维重建,用了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

郑仁心里面,已经对明天的两台手术有了初步的构建。

入路在哪里,应该栓塞哪根血管,怎么进,要尽量避免栓塞到正常血管,该怎么做,一切都心中有数。

这种感觉,真的很棒。

郑仁忽然想到,在帝都,自己如果要去做小结节性肝癌的手术,这回应该速度可以更快一点。

一天十台手术,也不是不可能完成。

教授早已经忘记了午饭和加班的事情,在回去的路上,还不断和郑仁讨论做64排ct三维重建的一些细节的问题。

这应该是郑仁第一次和世界顶尖水平的教授探讨学术性问题,教授的很多看法都值得深思,也对郑仁的水平有着极大的促进。

回到病房,还没进门,郑仁就听到走廊里传来一阵喧嚣吵闹。

医闹?

郑仁的心一紧。

当医生,不怕重大抢救,就怕医闹。

真有人敢脱了衣服,坐在走廊的地上,哭天抹泪。让人认为,医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情。

但事实都很奇怪,那些医德并不怎么好的医生,却很少出事。而出事儿的,大多数都是脾气好,水平不错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