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是去帝都,您是不是准备把我当四青人才和接班人培养?”周从文问了一句很诛心的话。
而且还是当着邓明的面问的,没有丝毫避讳。
邓明叹了口气,小周也太直白了。
“是。”黄老给了周从文一个很明确的答复,没有闪烁其词,“但也要看你本身的能力。”
“科研么,很重要的,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这方面的事儿我都不想,在临床做手术多有意思啊,我又不差钱。”
不差钱,周从文这话说的连黄老都无语。
“去了帝都,到912工作,s和四大不少。您这面肯定器重我,刚才不是说了么,要带我上手术。
但咱搞医疗的本身各种步就是慢,走的太快了也不行。各种东西卡着年限,虽然也清楚自己未来可期,前途大好,但您担心我总有耐不住性子的那一天。”
“硬件条件很重要。”黄老道。
“对呀,硬件条件……我要是按部就班的走,估计邓主任退休前一两年我的硬件条件才能过关。那还要您在,还要力排众议。912的大主任,很了不起呢。”
周从文最后一句话似乎带着无限的讥讽,可是仔细看他脸上的表情又没什么,仿佛只是一个陈述句,讲述了一个事实而已。
“话说回来,其实当医生在小地方一窝,也挺好的。”周从文笑眯眯的把话题从912的大主任转移到另外一个方向。
“比如说李主任,和我们各级领导情同手足,虽然现在看着没什么钱,但那是李主任初来乍到,没这个心思。如果他想要钱的话,只是一句话的事儿,是吧李主任。”
李庆华笑了笑,没说是,也没说不是。
周从文说的没错,但这种话在光天化日下说出来本身就有点怪异。
“看病么,以和为贵。肺小结节这类的小病就治,手术也简单,有钱的就外请专家,没钱的李主任也能自己做。大病立刻转院,治愈率百分百,死亡率百分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