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胰腺方面的应用讲的比较粗糙,但针对于寄生虫病,他讲的很细致。
“我在12年前,接诊了一个胆道内高回声的患者。当时我给患者一连做了8个b超,每个b超都有新的问题。”楚院士讲着讲着开始举例说明。
“楚院士,咱们去办公室?”陈院长微微躬身,一脸崇敬的问道。
建立院士工作站,陈院长并不在意能获得什么新技术,他要的就是个名号,气死对面的老对手;他要的是借着院士工作站给楚院士一些能拿的上台面的钱,好以后可以占据顶级医疗资源。
但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
胆道蛔虫的严重程度陈院长虽然不知道,可是他是临床出身,经过几个主任、楚院士的解释,陈院长马上清楚这是一项新突破。
见楚院士有心传帮带一下,心里早已尘封多少年的那股子临床医生的劲儿上来,满满的崇敬与仰慕,世俗的利益暂时不见。
“走吧,我就是随便聊聊。”楚院士笑眯眯的看了一眼周从文,便在众人簇拥之下来到办公室。
“当时每隔1个小时我就亲手做一次b超,每次b超患者的病情都有新的改变。”楚院士继续讲到,“改变虽然很细微,但因为都是我自己做的,所以我清楚。”
“患者胆管里面不是石头,而是寄生虫。”
“也不是今天咱们看见的20长的大蛔虫,是那种一公分左右的小虫子。”
“!!!”众人心中惊讶。
楚院士说的简单,可真要用临床辅助检查就能判断出来虫体的大小,人家b超功底到底有多深?!
深不可见!
但没人拍马屁,没人打断楚院士的话语。
“我确定这点后就犯愁喽。”楚院士叹了口气,“患者疼的用头撞墙,只求一死。想想也知道,小虫子在胆管里钻来钻去,那可要比皮肉之痛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