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房价这个问题……确实无解。
然而作为高度发达的现代都市,鹭岛这边却没有像其他省份的大都市那样信仰庙宇少得可怜,相反,这边庙宇随处可见!
虽然鉴于土地面积关系,没有隔壁海澄那么夸张,可也不算少了。光是10平方米以上的就超过2000座。
至于10平方米以下的,就更多了。
即便是在寸土寸金的岛内,也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庙宇。甚至是某国内知名高等学府里头也有庙宇坐落其中。
没错,说的就是你,鹭岛大学!
没进去逛过的人恐怕难以置信,然而现实就是这么离谱。
鹭岛这边的信仰,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童安敬王爷,海苍重保生,岛内多妈祖。
保生大帝跟妈祖娘娘这两位不用多说,已经是广为人知的信仰,闽地多王爷信仰这也是事实。
只是这里的王爷并不是具体某一位神明,而是一类神明的代称,泛指所有封王的神袛,其来源各异,具有“代天巡狩”职能。。
初始时多为私谥,而后获得官府敕封,信仰逐渐壮大,有些甚至没有获得敕封,也照样享受民众香火祭祀。常被地方官府认为是“淫祠”、“淫祀”,受到打压,但却历久不衰。
这就是闽地。
同样的,鹭岛地区的王爷信仰也是如此。
这边的王爷一般指五府千岁,也就是李、池、吴、朱、范五位王爷公。
他们并不是历史上的王侯将相。
关于五位王爷的传说众说纷纭,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当时人民的主要生活产业,就是依赖捕鱼为主,加上当初五府千岁的由来传说源自于海上,因此居民相信五府王爷能够保佑出海平安。
再就是明末郑成功受封延平郡王,其死后民间建庙以祀之,而时已归清,当时的政治大环境,语多避忌,故闪烁其辞,而以王爷称。其言代天巡狩者,以明室既灭,而王开府东都,礼乐征伐,代行天子之事。故王爷之庙,皆曰代天府,而尊之为大人、为千岁。
闽南一带沿海送王船民俗活动就跟王爷信仰有关。
除这几位相对出名的王爷以外,还有各路姓氏王爷,多达百种,同一姓氏也不一定是同一位神明,甚至其中不乏各种瘟神。
严格来说,其中绝大部分都属于淫祀。
说迷信也好,愚昧也罢,旧时出海谋生的渔民,在大自然伟力面前,确实只能将命运寄托于各路神明保护。
所以……
归根究底还是要发展科技!
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啊!
要不是科学技术得到发展,陈景乐也不会因为一款手机游戏走上香火信仰成神之路,是吧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