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到生命进化之初,刨除掉万物有灵或者神创世界理论带来的干扰,生物产生意识的源泉,是趋利避害的本能。
一个独立的生物,本能地维持自身,并创造出更多相似的个体,这个过程中,它需要能量。
生长在绝对安定富足环境中的生物,可以稳定地获得能量,不会产生包括移动在内的所有需求。
当然,这是极其理想的环境。大多数情况下,生物必须为了维持自身存在,而去寻找并不平均分布的能量。
这个过程中,它需要有移动的能力,还需要拥有对外界的感知,例如视觉、嗅觉、知觉,趋利避害,远离危险,接近食物,从而快且安全地获取能量。
光凭这样仍不够,生活在危险环境中的生物,还需要产生“目的”,它需要主动地去寻觅食物,哪怕食物已经脱离了感知范围,它也能根据残留感知,继续探索。
拥有神经系统的生物,对目的的需求,产生了记忆。而记忆,则产生想象。
生物不止需要记住食物的形状、方向、位置,还要再次基础上,结合外界因素,想象自己、食物与外界其他元素的关系,会随着时间流逝所发生的变化。
作为基石的大脑,产生记忆,记忆诞生目的,目的催生想象,而大脑、记忆、想象等所有元素糅杂在一起,共同组成了智慧生命此时此刻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感受——也就是意识。
李昂眉头紧锁,手掌五指轻轻按压着地面,身躯周围,萦绕着一圈无形无质、汹涌澎湃的灵能波动。
简而言之,灵能,诞生于苦难当中。
正是艰苦困难的外界环境,促使生物移动、觅食,为争夺有限的食物、空间资源而彼此厮杀,最终催生出种种在无生命环境下不存在的苦难。
灵能者们逆流而上,与天争,与地争,与人争,以苦难为薪柴养料,舔舐伤口,饮酌鲜血,成长壮大。
但,超凡者为什么要变强?
人,为什么要活着?
李昂凝望着炼金工坊的水泥地面,陷入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