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页

归一[校对版] 风御九秋 2051 字 2022-11-09

当领导的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老百姓的温饱问题,此时农耕和渔猎采集的比例几乎能占到四六,农耕并不发达,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耕种周期太长,不像狩猎采集那么快速,不过这并不是导致族人重渔猎轻农耕的主要原因,这时候的生产模式有些像建国初期的人民公社,一起劳作,一起吃大锅饭,由此导致族人缺乏主观能动性。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也很容易,土地私有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土地私有不符合当前的“国情”,不能死搬教条,更不能操之过急,当前的重中之重不是让老百姓安居乐业,安居乐业是建立在国家稳定的基础上的,当务之急是求生存而不是谋发展,先求稳,扩大耕种规模,提高粮食产量。

这时候的人没有施肥的概念,他们甚至不知道动物粪便可以充当肥料,也不知道草木灰可以补充钾肥,更不知道重茬会降低粮食产量。

当吴中元将这些耕种的基本常识告知黎万紫时,黎万紫的表情是很奇怪的,惊讶之中带着些许嫌弃,她哪里懂得肥料对于植物的重要性,在她看来把粪便洒到地里长出的谷物也是污秽的。

黎万紫的反应令吴中元暗自皱眉,即便他拥有先进的农耕技术,这时候的人接受起来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与黎万紫一个人说,说多了她也记不住,于是吴中元就想召集城中勇士开个座谈会,把一些比较容易落实的想法跟负责相关事宜的勇士分享一下。

按照他的想法,这个座谈会马上就开,但黎万紫不同意,坚持等他的专用服饰赶织出来,穿着体面了再与众人见面。

吴中元不太喜欢这种形式主义,一个人是不是有威严,并不取决于穿了什么,也并不一定一直耷拉着脸就有威严,一个好的领导应该恩威并施,有恩在前,立威在后。

不过最终吴中元还是同意了黎万紫的建议,因为黎万紫坚持将九牧九连所辖邑城围城的所有勇士都召集过来,正儿八经的开个会,这个建议还是可以接受的,领导可以不管事儿,但下面的人不能不认识领导。

接下来二人商议的就是一些琐碎事宜,吴中元虽然不太在意自己的住所,却很关心大傻,命人自九牧和九连的驿场里建造“屎壳郎厩”,专供大傻落脚休息,牛粪也要挑最好的备着,既然不让人家吃饱,怎么着也得让人家吃点儿好的。

由于吴中元不在这里常住,就涉及到消息的传递,按照黎万紫的想法,是要打造类似后世虎符的信物,即便吴中元不能亲自前来调遣,也能差人拿着信物过来传达命令,不过她的这个建议被吴中元否决了,信物是死的,万一他被人抓住了,信物就落到了敌人手里,不能用信物,得用暗号,所谓暗号其实就是一句话,只要来人说出了这句话,黎万紫就知道来人是他派来的。

还有就是通商,暂时先不对外开放,只于自己所有的六座垣城通商,地点选在大泽,大泽位于崮山和九牧之间,自大泽里选一座邑城作为商城,六城民众可以去那里进行买卖交换,互通有无。

对于他的这个想法,黎万紫是支持的,通商可以用自己多余的东西去交换自己需要的东西,六座垣城先前分别属于三族,都有自己匮乏的东西,也有自己多余的东西,通商不管对哪座垣城都有好处。

但同时她也有些担忧,那就是此前三族泾渭分明,除了交战,少有交集,一旦通商,己方所有的六座垣城的三族民众就免不得进行接触,只要接触的多了,就容易出现感情纠葛,很难保证血统的纯粹了。

黎万紫虽然担忧,却并没有说出自己的担忧,因为她发现吴中元并不是没想到这一点,而是想到了却没有刻意避免,不阻止不避免,就等同默许和纵容。

事实上黎万紫猜的没错,吴中元的确是在默许和纵容,倒不是因为自己是熊族和鸟族混血,就非得把别人也搞成混血,而是三族都是自己人,本来也就没必要搞的势同水火,最主要的是这时候一共也就几百万人,总是内部婚配,时间一长会导致基因和种族的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