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元原本还想去见见姜大花,老瞎子建议他还是不要去了,原因有两个,一是这时候牛族和熊族正在交战,按照吴熬的作风,肯定会密切关注崮山的情况,要知道当日割让城池时三族只抽走了部分勇士,普通士兵都没来得及撤走,姜大花手里现在还握着三万兵马,吴熬肯定担心他会跟老丈人联手,他这个时候出现在崮山,影响不太好。二是不能让姜大花为狼族划定区域,这件事情得他亲自指定,得让姜大花知道他对自己麾下的六座垣城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吴中元知道老瞎子为什么不想让他去崮山,老瞎子巴不得牛族和熊族打的头破血流,以便于他日后统一三族,老瞎子是怕他突然出现在崮山,吴熬会收兵罢战。
不过老瞎子所说的第二个理由倒是有道理,那就不去了。
次日清晨,换上干净衣裳,背上兵器干粮,辞别众人,离开九牧……
第四百一十二章 真假吴中元
按照既定的行程安排,吴中元接下来应该去东海,但离开九牧之后他没有往东去,而是原路回返,回了南荒,他不放心祝千卫,确切的说是不放心那几万斤盐,得杀个回马枪,再看看隗城的情况。
由于不赶时间,此番南下便没有召驭青龙甲,而是施展身法,与三爷同行南下。
这次也没走之前的老路,而是自九牧直接向南穿越原始丛林,这里距朱雀把守的南关有数百里,自这里往南走,会经过之前不曾去到的一些地方,也能对南荒多些了解。
吴中元提气飞掠,三爷就自他耳边聒噪,嫌他往复奔走,害它受累。又怪他吝啬抠门,差它做事却不给它饭食。
吴中元只道并未差遣三爷做事,三爷反驳带它过来认门儿也算。
吴中元说它赖皮,胡搅蛮缠,三爷就骂吴中元卑鄙无耻,设计害它,叫嚷着让吴中元撤了法术,还它自由。
降服三爷是吴中元第三次施展七窍灵通,此前两次从未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也不曾想到已经降服的扈从会对他的驱使和控驭如此排斥,不过转念一想也就了然了,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因为七窍灵通有什么瑕疵,而是他不想将三爷变成惟命是从的傀儡,完整的保留了三爷的神识,虽然三爷对他非常忠诚,但三爷的自主意识对他却是充满敌意的。
想改变这种情况也并不困难,只需要送出意念,将三爷对他的敌意变成友善就可以,主人是可以控制扈从情绪的,就如同程序员可以改写系统命令。
意念送出,三爷仍在聒噪,敌意倒是没了,却变成了一肚子的牢骚,唠叨着吴中元不关心它,对它不好,只道信鸟儿飞到地头儿还能得把谷米吃,而它飞了数千里累的要命,最后还得自己找吃的。
吴中元有一搭没一搭的跟它闲扯,凡事都有利弊两面,完整保留三爷的神识也是如此,好处是能闲聊解闷儿,坏处就是得忍受它的这张臭嘴。
中午时分,前方出现一条河流,几条青色的水蟒趴在沙滩上晒太阳,也不知是气候的原因还是环境的关系,这时候的动物体形普遍比它们活到现代的后代要大,几丈长的蟒蛇不能说随处可见,却也不时能够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