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棕色的斯柯达离开,施中华笑了笑,小声说道,“吴老师还真是低调。”
“车么,不重要,要看里面坐的是谁。”邓明喃喃说道。
“领导,您说吴老师也真是厉害,那么大的一个瘤子,怎么就没了呢。”施中华也有些感慨。
“出去别瞎说。”邓明叮嘱,“吴老师不肯说,咱们也别人家添麻烦。”
“领导,我懂。”施中华点了点头,“前几天斯杜雷集团的翟总也去找吴老师的同学,那人看着可比吴老师差多了。懵懵懂懂的,估计一点状况都摸不清。”
“呵呵,人和人能一样么。”邓明摇头,想了想,却没去看隋良,而是转身奔着自己的车走去。
“是呗,吴老师的同学,那个叫段飞的小伙子一看就是在父母照顾下没被社会毒打过的年轻人。”施中华说道,“厂子交给他能行么?”
“投资商的意见,还是要尊重的。”邓明说道,“我估计他们就是为了和吴老师联系的通畅一些,有什么事情让段飞说更方便。对了,3的厂房怎么样,咱们去看一眼。”
“厂房差不多了,3从南方调过来一些技术人员负责培训。生产工人在八井子和省城周边的乡镇招聘,准备年前开工。”施中华道,“国外的订单已经有了,就等产出来直接送到滨海上船。”
“产值虽然小,但也是肉。”邓明笑道。
3的厂房用来生产口罩、防护服。这些东西省城各家医院能用到,但是量极小。3考虑到这一点,把美国本土的一家厂区关闭,合同都转移到这面来。
虽然距离滨海港口还有些距离,但现在高铁发达,原本的铁路很多都改成货运,增加了一些成本,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就像是邓明说的那样,口罩、防护服挣不了多少钱,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最起码解决就业问题,开发新区搭好台子,各家企业自己唱戏。
具体唱的好听不好听,要看各家本事。
“领导,吴老师是真能折腾。”上车后,施中华感慨道,“开始我还以为吴老师太年轻,一点都不稳重,没想到人家这能拉来一大堆的投资。”
邓明点了点头,自己何尝不是这么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