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页

这几年来,由于军事拓展,经济发展,党争消弥,保守的思想有了不少改观,但这远远不够。常言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别的民族一直在模仿我们,学习我们,以前无论是汉之匈奴,唐之突厥,他们虽然军事上很强大,但在国家体制上还是典型的游牧部落,注定了他们强大只能一时;

但到了我大宋国之时,却是完全不同,北边的辽国,还有西边的党项,他们都建立起了严格意议上的国家,各种国家体制都很建全,这对游牧民族来说是极大的进步,所以他们的国脉可以延续很久,这说明一个道理,别的民族一直在学习我们,一直在进步,若是我们自以为是中华上国,不屑去学习别人的长处,那我们迟早会被别人超越;

在大宋,现在很少有人去想这些,比如二程的理学,我将之称为‘抓痒学说’,因为他们总是在自己身上挠来挠去,你若问他天地有多大,别国都有哪个先进的文化,外族的历史有了怎样的变迁,他们肯定是一无所知……”

杨逸将理学比作“抓痒学说”,让十三娘失笑不已,小手又伸到他肋下扭了一下,这次有些疼,杨大官人不由得吸了一口凉气。

“所以说,宏扬我华夏文化的同时,不可闭关自守,自以为是,要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才行,相公我要注书立说,就是要改变大宋这种保守的观念,引导国人睁眼看世界。”

杨逸说了这么多,十三娘听完眸子亮晶晶的,杨逸以为他会和自己讨论些什么,静静地等着,结果十三娘突然来了一句:“妾身这就去帮官人磨墨。”

她还真是说起来就起来,杨大官人赶紧抱住她那凹凸有致的身体,让她紧贴着自己的胸膛,这般赤裸裸的贴在一起,真的很温暖,很柔软,那滑腻湿润的触感让他不禁又蠢蠢欲动起来,十三娘俏然白了他一眼,接下来的表现再次出乎杨大官的意料之外。

“娘子,你要做什么?”

十三娘却是不答,那娇躯轻轻扭动,从他胸膛一路吻下去,直到……嘶!

从杨逸离京之后,杨家门前冷清了一年,杨逸回京第二天开始,大门前立即又变得车水马龙,临近年关,正是互赠亲朋好友礼物的时节,登门之人,皆会捎上年货财礼。

家中的年礼十三娘也早以准备好了,别人送礼上门,通常是要有所回礼的,这就是所谓的礼尚往来。

杨逸暗道命苦,现在他真怕过年了,应酬多得让人应接不暇。强撑了三天,杨逸实在撑不住了,便让萧忆和苏家五郎代为应酬,自己跑到兴国坊新宅这边躲避。

除夕快到了,新宅这边同样张灯结彩,收拾得焕然一新,阮柔、顾媚娘、李盈三人正在后院里蹴踘,清脆的笑声飘荡在鳞次栉比的飞檐殿阁间,让人不禁想起了老苏的那首《蝶恋花》: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或许,阮柔她们的笑声,也曾引得墙外行人驻促倾听过吧。

现在阮柔三人外出虽然不受限制了,但三人还是颇知进退,除了往景明坊那边给杨氏请安外,再就是偶尔到隔壁那个芳邻萧盈盈家串串门,其他的就很少出去抛头露面了。

她们万万没想到杨逸会有时间到兴国坊来,见杨逸转过回廊,三人硬是愣了一愣,才赶忙上来敛衽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