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参军帅帐之内,作为西征西周主发言人的谢安举着茶杯敬向帐内列席而坐的数十员将领。
“对对对!谢参将言之有理,本王也敬诸位一杯!”得到谢安眼神示意的李寿,也从主位上站了起来,微笑着敬向帐内众将。
帐内众将连忙举杯,齐声笑道,“多谢王爷,多谢谢参将……”
尽管看似其乐融融,可只要是长眼睛的人都看得出来,在这参军帅帐之内,西征周军的将领与投降的叛将分列两旁,一方以张栋、欧鹏、唐皓等人为首,一方则以费国、李景、苏信为首,两方将领虽坐在同一个帐篷内,但是却丝毫没有与对方交流的意思,仅仅只是与自己这一个圈子内的将领说笑谈笑,颇有些井水不犯河水的意味。
或许有人会感到奇怪,在谷城时,叛将与周将不就已化解了尴尬么,为何还会像眼下这样,提防着对方?
只能说,此一时彼一时,原因就在于,在说降唐皓四万叛军后,在率大军赶赴函谷关之前,谢安留下周将步白、石晋以及一万西征周军守谷城,率领着多达十一万的大军徐徐赶赴函谷关。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眼下十一万大军中,西征周军仅仅只占四万人,反观投降的叛军,却有多达七万之众,说句不好听的话,倘若一旦叛军发难,恐怕这四万周军,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便会在一瞬间被吃掉。
正因为这样,双方原先被暂时搁置的紧张关系,再一次被挑明了,周军将领忌惮叛军压倒性的实力,而叛军则因为周军的警惕,自己也下意识地戒备起来,使得这两支军队,颇有些互相提防的意思。
这一切,谢安暗暗看在眼里。
“今日召集诸位将军商议军务,不为别的,鉴于张栋、欧鹏、唐皓等将军弃暗投明,本官与安平大将军商议,均觉得再用叛军称呼诸位将军,实在太过于失礼,是故,本官与安平大将军商议了一番,决定,将原先的西征周军,称之为[西征一军],简称[一军],而张栋、欧鹏、唐皓诸位将军,暂时称之为[西征二军],简称[二军],不知诸位意下如何?”
西征周军,不,西征一军的将领们不发一语,因为他们知道,谢安这不是在问他们,而是在询问张栋、欧鹏、唐皓等人。
“这……”
不得不说,当听完谢安这句话后,帐内的原叛军将领们喜不胜喜,连忙站起身来,抱拳称谢。
“固所愿,不敢请尔!——罪将等谢过安平大将军体恤之情!谢过谢大人体恤之情!”
“好!”与李寿对视一眼,谢安正色说道,“既然如此,便不得再用原先的称呼,称呼诸位二军将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