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丘舞闻言眼中露出几分为难之色,虽说她脑筋并不如长孙湘雨活络,可终归也是久在朝中为官,理所当然也清楚一些官与官之间的事,因此,倒也不难理解长孙湘雨所说的话。
毕竟大周官员中,清廉的终究是少数,其中大部分,私下里也有收受贿赂的迹象,这一点,连朝廷都心知肚明。
确实,冀京的高层官员收受的迹象相对较少,就拿谢安的岳丈长孙靖来说,此人亦是如梁丘舞那样耿直,从不收受贿赂,可要知道,他的身后是长孙家,是深受皇室器重的长孙家。
还有工部侍郎王游,他何以能面不改色向谢安送出那份豪礼?原因在于,他背后的王家,亦是冀京富豪世家。
这些在朝中位居高位的世家子弟所具备的共同点就是,他们并不在乎钱财,因为他们家中富裕,他们想得到的,只是地位以及名声而已,这也是大周朝廷之所以数百年重用世家子弟的原因之一。
正应了那句话,当家中的钱财多到一定数额时,钱的多少,也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要不然,为何冀京朝廷的重臣很少有出现挪用公款的事?
对于那些家财殷富的世家子弟而言,钱财只是供他们与上官拉近关系的道具而已,而事实上,似谢安这样出身寒门却身居高位的官员,在冀京少之又少,梁丘舞、长孙靖、文钦、王游、孟让,哪个不是世家子弟?
啊,冀京的官员,有多达九成九是不需要依靠俸禄或者下面官员的孝敬过活的,因为冀京的世家中都有专门的族人组成商队赚取银子,殷富家族,但是呢,倘若有下面的官员送上银子,一般而言官员并不会拒绝。
一来是不要白不要,二来嘛,这也是一种与辖下的官员沟通的方式。
你收了银子,底下的官员就心安了,他们会觉得你好说话,会觉得你把他们当成了自己人,而反过来说,倘若自恃清高回绝了下面官员送上的银子,那么,那些官员便会另找途径,于大局而言,无丝毫改变。
一句话,你不收,总有别人会收,这冀京的官员,又不止你一个。
别以为京官便高人一等,事实上,若是无法与下面的官员、尤其是各地方的首要官员保持一定的良好关系,有些时候,就会出现上令不达的事,而反过来说,倘若与他们保持一定的良好关系,就算不是朝廷的政令,各地方的官员还是会照你所言办事。
就拿长孙湘雨当初替谢安伪造通过乡试的文书来说,这也属科举舞弊,一旦查出来,广陵郡的官员都要倒霉,但是为何广陵郡的官员还是替谢安伪造了公文呢?原因就在于,长孙家在各地方官员心目中有着不低的威望与良好的关系。
尽管这么说有些不合适,但有些时候,人情确实要比冷冰冰的政令更能叫底下的官员信服,让他们为你所用。
想到这里,梁丘舞尽管还是有些不乐意,却不再言语了,毕竟她也知晓其中利害,别看他夫婿谢安日后是刑部尚书,可一样有可能被底下各地方的刑官联合架空,虽说此事可以通过皇令教训那帮人,甚至将他们革职,但传出去,总归不是什么好听的名声。
也是,倘若你连手底下的人心无法凝聚,你当什么官?何德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