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上记着的都是底下这些人家世,叫什么名字,家在何处,家中又有几口人,祖上又是做些什么的,都清清楚楚。
这些人多为是渭淮和岐南的人。
前两个月雪灾严重,稷州尚且有惊无险,但渭淮和岐南却不一样了,连续两个月的大雪,房屋崩塌,本就不富裕的百姓,一下子无了遮身保暖的住处,赈灾用的银两又被贪了不知道多少。借无可借,百姓为了能过冬有一处庇护的地方,更为了有一口热乎的吃,所以唯有把家中的闺女卖到大户人家当下人,而少数人是买儿的。
因着想着熬过这冬天,所以很多都是卖身几年,长则卖身十年,极少是买断的。
每一个人,温软都询问了几个问题,这二十个人询问下来也废了好些时间,自然也差些过了用午膳的点。
最后在二十个人中挑了六个人,都是留在她的院子中的,皆是十二三岁的小丫头,卖身期限都比较长,若是可以,到时候还可以继续为长工。
而这六个人由崔嬷嬷帮忙调i教,毕竟是宫中出来的人,且还是太后娘娘身边的老人了,教出来的人,定然个个都是拔尖的,也不用担心被人收买。
而其他的十来个人,也都让月清和管家看着点,若手脚干净的,便安排在府中。
打点好了下人的事情,温软便想着先回院子和殿下先用完午膳再继续整理宫中的赏赐,才起来转身,便看到了自己殿下不知什么时候来了前院,正在不远处的回廊的檐下带着淡而温和的笑意看着她。
看到自家殿下,温小妇人顿时喜笑颜开,把册子交给了身旁的丫鬟,步子快而不乱的走了过去,随即挽上自家丈夫的手腕。
“殿下怎么到前边来了?”
二人默契的转身走着,往所住的院子走去。
“见你许久未回,便好奇的来看看你在做些什么。”
温软道:“只是挑选一些下人,没曾想竟然耽搁了这么长的时间,晚了用午膳的时辰,让殿下饿了肚子,是妾身不该。”说着,温软还露出了点自责的神色。
方长霆扫了眼她,随后道:“听说你都把陪嫁来的下人安排在了外院?”
下人都跟在身后六七步之外,若是细声说些话,他们也听不见,但毕竟人多耳杂,温软也不打算在外边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便带了些神秘,小声的说:“且用完膳,回房再告诉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