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页

酒过一巡,何斌见气氛沉闷,便强笑道:“志华,复甫,枯酒无趣,咱们不如来行个酒令?”

张伟却最怕这玩意,连连摆手,正要推辞,却听有人在花园角门处笑道:“行酒令,那我还是趁早离场的好,没的在这出乖露丑。”

众人回头一看,却不是那施琅是谁。何斌大笑道:“尊候,你来迟了,又抗我的酒令,罚酒加倍,先饮了六杯再入席说话。”

当下把那青花细瓷的酒杯递与施琅,三人笑看着施琅饮了,方才准他入席。

施琅到是无所谓,饮完哈着酒气坐下,向各人陪罪道:“不是我有意怠慢,实在是家里有亲戚在,非逼我喝了一巡才放行。小弟向各位大哥陪个不是,恕了小弟这一回吧。”

张伟从鼻子里冷哼一声,道:“尊候,你家里的酒难饮的很哪。非得我请你才赏光,怎地,我便不能上你府里去了?”

施琅先是一阵尴尬,全然没想到张伟会一开场便如此直白,抓耳挠腮半响,却是答不出话来。

张伟见状,冷笑道:“尊候,此次邀你们过来,便是要把话说清楚了。动手之前,你们也都隐约知道此事,怎地,现在都与我划清界限,自个儿大义凛然去了?”

施琅无奈,只得道:“大哥,此次你误会重了。此番举措我完全赞同,这阵子之所以少见你,是因为和英国人在商讨一桩事情。事情没有眉目之前,没有与你讲而已。”

“喔?是前次与你一共前来的那几个英国人,他们说啥了?”

“他们对大哥这次的行动,很是赞同。另外,他们有些想法,正在与我商议。”

“什么想法?”

“他们说,咱们中国人看似集权,其实民间掣肘的力量很强,皇权其实是貌似强大罢了。”

“此话怎讲?”

“他们说,根据这些年在中国沿海的所见所闻,再加上对大哥治理台北的观察,他们认为,在最高统治者下,有这么几个阶层:一,儒生士大夫阶层。他们是道德的捍卫者,他们是舆论导向的左右者,在很大程度上,在朝堂的儒生没有在乡野的儒生更能影响更多的人。”

“很对,这些洋鬼子的话听起来很怪,不过说的是实情。复甫,廷斌,你们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