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张伟回头一看,见是何斌、吴遂仲等台北官员,一个个身衣官服立于他身后,却是何斌在向他抱怨:“你自已要来也罢了,所有的文官也教你带了来,这可得耽搁多少公事!”

他又向一旁努嘴笑道:“你看看,那群汉军将军们,一个个呵欠连天,人家是带兵打仗的人,这文事请些文士儒生过来,也就罢了。何苦把咱们都拖来受罪。这些人规矩多,麻烦大,一个个臭架子十足!我看复甫学问不比他们差,可做人做事就比他们强太多啦。”

“廷斌兄,为政之道,首在得人!我这里不需要那些科举考试出来的书呆子。那么,我的人才去哪里找?只能靠自已慢慢培养。是以这太学一事,关系甚大。让大家都来,也是凸显此事重要,令台湾上下军民人等,不得轻忽。”

“好是好,只是有用么?南洋附近能请来教书的洋人你大多见过,也没有几个可以在太学教书的。他们的学问,也只能教教官学中的学子罢了。”

“我已命人赴欧洲重金礼聘请教师,那些洋人中的名人我请不来,寻常的教师也该当能请来一些。再有,我命人购买和翻译西洋典籍,以敷太学学生使用。现下台湾学子大多还年少,还得过两年才有大批学子入太学学习,时间是尽够了。”

张伟目视四周,因见身边止有何斌陈永华等亲信之人,便压低嗓门,向他们道:“唐太宗开科举,引得天下贤才纷纷投效,所谓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我现今开办官学、太学,亲手造就一批批英俊之才,这可比太宗皇帝强了许多吧?”

何斌听他口出如此狂妄无礼之言,忙横他一眼,道:“志华,你也太轻狂了,需提防隔墙有耳。”

陈永华亦道:“这种比喻,还是少用的好。台湾这两年颇让皇帝忌惮,若不是内乱乱纷纷不成模样,能让你这么消停么?还是少生些事端,咱们埋头把此处治理兴旺,到也不失为治世之楷模,你张伟的令名,到也确实会光耀千古了。”

他两人只顺着自已的心思来说,虽都是劝张伟不要骄狂,内里到有些小小不同。张伟虽是听出两人的话意不同,却也只一笑而罢。

“成,我听两位的劝就是!”

因又回头问吴遂仲道:“今日来此的官员佐吏,可有先前台北官学中毕业的子弟在内?”

“回大人,有的。军机处新进的几个书记官员,就是先前台北官学中毕业的,当真是年青才俊。”

“甚好,传他们过来。”

吴遂仲听得张伟吩咐,立时回头向跟在身后的书办吩咐几句,那书办迅即跑向张伟身后随同而来的台北官吏队伍之中,将几个身着青色官服,脚蹬黑布白底官靴,头戴对折乌纱帽的年青人唤将出来,往张伟立身之处行来。

张伟见那几人皆是二十不到年纪,虽是行为举止郁郁然有文气,到底年齿尚小,那面孔上稚气未消。因向诸人问道:“尔等都是去年年底从官学毕业的么?”

“是,大人。下官是去年自台北官学毕业,年前便补为军机中书官,负责文秘抄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