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成又想继续壮大自己实力,又自视甚高,虽多次败于岳飞之手,总以为是时机与运气不好,此次兵力远在岳飞之上,岳飞其余各部又在攻城掠地,并不能完全集结主力在此与他决战,所以尽管岳飞摆明了要吃掉他,此人却是决心已定,一定要在这里将岳飞击败,然后凭自己一已之力,打败这次宋兵的进攻。他到不指望与金兵对抗,只希望能得到女真人的赏识,让他取代刘氏,成为在中原与山东地区的代理皇帝,便已经心满意足。
两军在正午交战过后,彼此都摸清实力,或者说,李成自己以为摸清了宋军实力。他知道背嵬军才是岳家军的绝对主力,现下集结的宋军虽少,也可以说是宋军的精锐所在,越早决战,便可以越早的占足便宜。待一战收兵之后,整个军营中调动之声不绝于耳,李成又不惜血本,在战前犒赏三军,将囤积的大量粮草与肉食下发,并命各级将领不得克扣。傍晚时分,只闻得军营中香气弥漫,军士们嘈杂叫喊,犹如菜市,李成耳朵被吵的发痒的同时,也派人向岳飞致意,要求与岳飞第二天决战。
当时虽然不如演义小说一般,什么下战书,免战牌之类,却也有在两军会战前,商议好会战日期的事,至于偷营夜袭,那也是屡见不鲜,如果不能奏效,而两军都不甘心退却,约定决战,也成为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
岳飞所部只有骑兵赶到,而步兵则不见踪影,原本按照正常的行军速度,骑兵早上便到,步兵傍晚间也可赶到,谁知到得晚间,步兵仍然不见踪影,李成邀战,岳飞却也不肯错过良机,自然答允。
看到对方使者离去,岳飞心中越发焦急。他知道颖昌雨停,还在他出发那天,到今日已经停了两天,而骑兵不过半天就赶到,步兵主力与骑兵差不多时间出发,此时又相隔了一天半的时间,竟然还是没有赶到,却不由得不令他万分焦急。
此战他确实是想用骑兵击跨敌人主力,然后并不使用胜捷与摧锋做为主力,只使用其余三万多步兵,挡住敌骑便可。然而步兵主力迟迟不到,显然是大雨对道路桥梁的破坏程度远远超过他的预期,而是否能在明日决战时赶到,任是谁也说不清楚。
他连连派出骑兵前往路上迎接,到了半夜时分,才知道步兵相距还有数十里路,带队的傅庆等人知道敌情紧张,有心不让士兵休息,连夜赶路,岳飞却知道过犹不及,连夜赶到的士兵疲惫不堪,再上阵对敌,完全不能发挥战力,因此又派传令,让步兵就地驻扎休息两个时辰,然后再继续赶路。
如此一来,他知道步兵能赶到战场,心情稍微放松。因为时近子夜,明天决战他需早早起身,便也不再脱衣,只是卸了战甲,合衣斜躺休息,躺下时侧耳倾听,远方的敌营人嘶马叫,动静仍然不小,带着对李成用兵无方的嘲笑,他沉沉睡去。
第162章 钢铁洪流
第二天天明不久,李成大军已经开始调动。数十万人原本就是分为东西两营,遥相呼应,此时两边营门大开,无数带甲将士,骑兵,骑兵随役,不带甲人,弓弩手,投石机,一队队一团团簇拥出来,向着对面的岳飞所部驻地黑压压的杀将过来。
岳飞也早早起身,带着麾下将士束甲上马,敌军压出之时,宋军两万余骑兵早就准备停当,预备接战。
四万余人的步兵队伍,根据侦骑的来回接应询问,当在接战前后就能赶到战场。而且事先已经有过歇息,精神体力上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这也使岳飞放下心来。
原本宋军与敌人交战,最大的问题就是步兵行动缓慢,多次会战都能击败敌人,却只能打成击溃战,而不能全歼,给敌人以致命的重创。史书有载,宋金两国多次交战,有好几次宋兵都击败敌人,却因为行动缓慢而放虎归山,甚至在几次战役中,因为步兵行动太慢,错失战机而导致大败。
岳飞此次步骑失调,骑兵先至而步兵迟迟不能赶到,但是又不想多加拖延,使得在步兵没有赶到战场就开始与敌人争战,也实在是当时情况所限,并不是将帅不能预先考虑到战场情形而早做准备的原故。
到得早晨辰时末刻时,两军前锋开始有所接触,绵延十数里的战场上,李成先以十余万步兵大举压上,黑压压的甲胃汇聚成海,无数枪矛在阳光下散发着耀眼的寒光,当真是士卒如海,枪矛成林。
岳飞控马于高坡之下,冷眼看着自己的骑兵几次冲乱敌人步兵的前队,将敌人前队打散,不过敌兵人数太多,况且李成下了血本,除了犒赏三军牛酒外,还格外许诺,今次战事胜利,上下将佐与士卒都将有丰厚的赏赐,因此将士用兵,士气比往常远远高出。前队一触即溃,后队却是立刻赶上,前不象以往那样,一被骑兵前散前队,就可能造成全军溃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