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句都不行啊?都什么……”大姐回头恨恨地瞪了一眼姐夫哥王累,不过,她的报怨声很快就小了下去,站在旁边的陈祗差点笑出了声来,不过,又让许靖所提供的消息破坏了好心情,脸上的神色更加地凝重:“孙儿已敢肯定,堂舅所患之症,绝非喘证,实则为心痹,再不及时治疗,命则危矣。”
“是心痹而非喘症?可是老朽从其面容之表症还有诊脉上皆与喘证相合?”老医工不由得一愣,陈祗这个时候已经没时间跟这个老头磨叽解释两者的差别了,回头冲瑟儿吩咐了一声:“你且速回去,到我的榻头上,拿出那个长方型的小木盒来,就是那个我让人特别制作的银针盒,速去速回。”
瑟儿飞快地应了一声,撩起裙边就向外走去。陈祗两步走到了案前,抄起了放在案几上的管笔,而边上的贞儿早有准备,知道自家的公子最不喜欢用竹简,已经从袖中取出了一方帛片拿到案几上展开。
陈祗飞快地写着药方,嘴里不停:“我堂舅本为青壮之年,如此年纪,本就少有哮喘,加之心有刺痛,尿少而脚浮,而我堂舅三年之前,患过骨痹,所以我敢推断,堂舅乃是受了风寒邪侵及形体,阻痹经气,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久之损伤心气脉络,心脉运行失畅,谓之心痹。不然,这麻杏石甘汤久饮之为何无有效果?”
一席话下来,那位老医工从一开始的疑惑到最终的恍然。“公子见解独到,技艺之精,解老朽之惑,看来,是老朽医术未精啊……”
第三十八章 羞愤欲死……
“哪里,非是医工医术不精,其实对于医者而言,很多病,并非是光凭望诊和切诊便可查诊出来的,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缺一不可,不然,最是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陈祗就像是在教训学生一般侃侃而谈,下手不停,继续写着药方。所谓的心痹,按着后世的医学诊断名,叫做风湿性心脏病。至于那个痹字,是指由风、寒、湿等引起的肢体和内脏器官的病变、疼痛等病症。
听得那老医工喏喏连声,老脸发烫,陈祗这才省起这里不是后世,自己也不是在带实习生,干笑两声飞快地结束了药方的书写,交到了这位老医工的手中:“麻劳您快些将药抓来。”老医工在陈府家丁的陪同之下,匆匆离开了房间。
这个时候,瑟儿气喘吁吁地拿着陈祗所要的东西赶到了,陈祗接过,打开了针盒,里边,尽是长短不一的银亮色针具,在灯光之下,宛若游离不定的银毫一般,陈祗小心地抽出了一根银针,颇有些得意地站在灯光之下晃悠了一番,这些,还是这几日陈祗悄悄让孟管家去订做出来的专利产品,莫要小看这几根银针,光是这盒内的三长两短五根银针,就耗了江阳首饰店最好的匠人三天的功夫。
“这便是你所说的银针?”许靖凝眉看着陈祗手中那根尖锐而细长的银针,脱口问道。
陈祗点了点头,向许靖恭敬地道:“叔公,孙儿欲给堂舅施针以缓解舅父心胸之痛,不知叔公意下如何?”
这个时候,许靖终于开了口:“老夫还真没有想到,祇儿竟然在歧黄之术上,有这般见识,呵呵,汝父有后矣。你且为你堂舅医治,老夫信得过你。”
“多谢叔公信任,孙儿尽力而为。”陈祗松了口气,最怕的就是这位老爷子不信任自己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屁孩,所以,陈祗才不得不慢吞吞地以望闻问切的方式来向所有人证明自己的推论是准确的。
陈祗使人端来一盏油灯,拿着银针放在火上炙烧,然后再以一方干净的方巾擦拭了一番,方自拿起了许钦的左手:“还请舅父稍稍忍耐,祇正要给您施针。”
也不管许钦点不点头,看准了腕上的内关穴之后便扎了下去,拈着针尾,快速地强刺激着内关穴,又使人来拿起了许钦的另一只手,两手寸关同时施时,进行着强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