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爱之深才恨之切(四)

未来某男这样对自己说的。他的“朋友”可不止这一位,要么是总统,要么是首相,要么是首富。当他自称要代表亚洲向提问时,那口气,中国的一个部长、高官、企业家根本就不配做他的朋友,根本就不值得他来提问。这就是心太大。

其实,他的身份只是一名记者,也的确是一名英语流利、有才华的优秀记者。认识这些名人,就是工作平台赋了他一些机会。但是他却误把自己的机会当作了自己的身份。这就像皇帝身边的护卫看门,王爷和大臣给点银子,打声招呼、打探个消息,就自以为自己高过王爷和大臣,甚至以为自己是皇帝。他或许真的认为自己的现在,或自己的未来能成为甚至超越这些首脑、首富,私下里对这些首脑和首富们品头论足。他真要成为他采访过的对象,或与之成为真正对等的朋友,没有凤凰涅槃,是根本不可能的。但心高气傲、自我认知模糊的他,却自认为已是那个层面的人。而就冲他这种高调炫自己,他就不会成为那样的人。

赵宏并不是一开始就就这样,他自己也知道心太大,心太急,非常荣幸把优势变成劣势,把大成功变成大失败,从天堂坠落地狱!

因为赵宏知道自己除了某个优势,其实其它不过就是一个平常人!又怎么可能会轻轻松松地就平步青云?

只是时间长了,获得了某些成绩后就逐渐开始膨胀了,有点迷失自我,迷失了方向!

人们常说:人生在世,40岁以前,总是很急;40岁以后就不急了。原因是40岁以前心大,总想干很多事,但自己能力和精力均有限,所以着急;40岁以后,明白干好一件具体的事情就已不易,所以能沉下心来,也就不急了。

就像某期杂志写的卷首语,感触颇深:“急,是因为弱者思维。”

40岁以前的年轻人想干大事又干不成,是心理上的弱者,自然心急。

有人急着给生命添彩,有人急于成名,有人急于发财、急于升官。

急是弱者希望翻身的体现,这种“急”本身倒是一种上进的表现,积极进取努力、拼搏的动力!

但急过了头,就要付出代价。

一个人急于成名,可以从其写的书中、从其文章的措辞中,就会自然流露出急于成名的心理,而早早就身陷追逐虚名当中。

大多数年轻人失败了,还可以不断地积累经验教训,继续努力向前;但如果在某一阶段的成功,甚至多得与其年龄不相匹配,又有多少人真得可以完全控制住自己的心境呢?

国内的家长、师长都寄希望孩子、学生早出名、出大名,总拿那些少数成名的孩子来比自己的孩子,这无形中给孩子太多的压力与期盼,早早就埋下了急火火的不健康心理。“出名要趁早”?大家看看那些20岁前后就出名的文体明星们,后来的人生大多是什么样子?而一代名将霍去病,干脆24岁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