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俩对峙了一阵,柳胤缓了缓脸色,叹了口气。
“你为何非要问这件事?”柳胤神色有几分黯然,语气中颇有无奈。
柳何潇也平静了几分,道:“我只是想知道大哥遇难的真相。”
柳胤无奈道:“知道又如何?此事早成定局,不可更改了。”
柳何潇面色凝重,道:“可不可改另说,父亲,请您告知我真相。”
柳胤又长吁了一口气,低声:“你说的那些……是真的。”他神色微顿,道:“当年,太子册立不久,先皇想磨炼他一番,于是将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皇上,托付给了我。那今年,太子便跟着我南征北战。经过两年的接触,我对太子也有些了解……他志向远大,却眼高手低,性子十分急躁,听不见旁人的意见。于是在辽州战役中,我便跟他待在了一起,派你哥哥独守滨州,也是为了不让太子插手滨州的军务……没想到,他居然瞒着我送了封信去滨州,说是查清了东胡旁支的情况,让你哥哥火速出兵。”
柳何潇听到这里,面色微沉。
当时在军中,太子经常颐气指使众人,他明明不懂,却又爱拿着鸡毛当令箭,与几位副将都相处得不好。
柳胤继续道:“信中催促你哥哥立即出兵。想来,是你哥哥以为,这既然是辽州城发来的指令,定是我们共商之后的决策,于是便冒险出兵了。”
柳何潇蹙眉,道:“大哥是如此谨慎的一个人,为何不加确认便贸然出兵了呢?平日里军务都是父亲同大哥来往,太子突然发信过去,难道不奇怪吗?”
柳胤道:“战报的时间很紧,两城之中相距百里,若是一来一回,定要贻误战机,所以你哥哥才铤而走险……不过,说到底,都是那封信坏了事。我后来查过,似乎太子身旁的人,都不知道这封信的事,到底是谁帮他送的,就不得而知了。”
柳胤神色有些颓然,停了片刻,继续道:“我也是后来查滨州战事之时,发现了这件事。”
柳何潇面色发白,他沉思了一瞬,道:“父亲……也许我知道,这信是谁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