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古代刻在石碑上的经典著作很多都充当着权威教科书的作用。

若是考古过程中,同时发现了一篇诗文的两个版本,一个写在书上,一个刻在碑上,没有其它参考,学界一般都会倾向于认为碑文上的才是原版。

圣字碑也是如此。

不过由于它记述的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单纯的语言文字,因此还有一层规范作用。

若无圣字碑,语言、文字一代代演变下来,会偏差很大,圣祖将圣字碑放在泰山之巅,以星铁铸就,若无神灵之力无法摧毁无法搬移,并向后世之人下旨,此后千秋万代,都得遵守。夏朝之后中国传承未断,每一朝都宣称继承前朝正统,跪拜圣祖,向神灵祈祷,因此还真就一代代都遵守着圣祖的圣谕,沿用大夏文字语言。

圣字碑上记载了当前所用的大多数文字及其拼音、简单释义。

以陈舒的目光看,这是标准的宋体字。

不过现在宋体只存在于圣字碑和少数出土石碑上了。因为夏朝之后没两个朝代,就有个沙雕皇帝废除了宋体的印刷标准字体的地位,转而用了另一种字体,之后又变了一次,现在常用的印刷文字虽然也较为方正,可整体和宋体还是可以看出不小的差别。

“陈兄,看我写得可好?”孟春秋提着毛笔,转头看向他。

“可以,跟打印机似的。”

“陈兄你猜这是什么字体?”

“班门弄斧了不是!”

“噢!”

孟春秋一拍自己脑门,笑着说:“我都忘了你对大夏历史研究颇深了。”

孟春秋停顿一下,刚要落笔,又扭头与他说:“不过陈兄你说,圣祖究竟有多全能,才能以一己之力创造出这么完善而成熟的语言文字,还留下这么多经典学说著作。”

“穿越者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