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应听到这里,神色才好一些,只要望门关仍交由他,陆大人不要夺权就好。

且见到了援军,王应心情就更好了,有援军就好,有援军他们还能多守住一些时日。

然后陆吒便随着王应等人上了城墙,城墙上的情况比他所料想的还要糟糕些。防守的士兵大多身上带伤,瞧着便十分没有底气,神情惊惧地仿佛城墙随时可能被攻破般。

陆吒让王应准备饭食,毕竟他们原来辛苦,等到京八营的士兵饱餐一顿后,便可参与望门关的战事中了。

等到几人去了议事厅内,陆吒便对王应道:“士卒对守住关隘没有分毫把握,今日本官虽带了援军,但毕竟京八营总共也不过七千人,在关外则是近十万胡人。”

其实何止是士卒没底气,就算是坐在这里的将军,又有几人真正有底气呢?陆吒叹了叹,将他的打算徐徐道来,“可向士卒们散播消息,言朝廷正在征集援军,估摸有十万,不,二十万,等到这二十万大军到了,谈笑间胡掳必灰飞烟灭。”

其他将军神色间有些诡异,还是王应最先反应过来,交代人下去准备了。

陆吒见王应神色淡定,但行事间进退有度,也彻底放下了夺权的念头。能不夺权最好,也可以避免因为权力交替所造成的动荡。

而且,就算是他在王应的位置,做的也同王应差不多。据关而守,不能轻易出战,能拖延一日便是一日。

毕竟他身后是整个大魏王朝,只要大魏能源源不断地派遣援兵,早晚这些围困关隘的胡人会自行退去。

而等到他们退却时,也是他开始反击的时候了。

*

若是最初王应等人对陆吒还是有几分看轻的,毕竟一个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能懂个甚么,不给他们添乱就不错了。

但随着时间一日日过去,他们却不由得开始改变了想法。

不只是他们,就连其余士卒说起陆大人心中也是崇拜居多的。

每一日,陆大人都同这些小卒一样,四处巡视关隘,会关心他们的心情,会和他们聊一聊家长里短,会开玩笑缓解他们紧张的情绪,也会在战鼓敲响后,和他们一起防守关隘。

而且出乎意料地,陆大人并不是朝廷那些传统的文弱书生,耍起刀来像模像样,比很多武将都要出色,甚至陆大人射箭本领也不错,有一次陆大人弯弓,没多久对面冲锋在前的指挥人物就应声倒地了。

可惜,之后这些胡族似乎变得更精明了,自己躲在后面,只驱使着其他人向前冲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