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沈明溪虽然很震惊,但是这一切也在意料之中。

不管是现在走还是五月份走,都没什么区别。

晚上包的酸菜馅水饺,陈丽又炒了四个菜。

吃饭的人多,做饭的人也不少,干活的也多,所以,陈丽并没感到忙绿,晚饭就做好了。

靠山屯也没有人家有电视,所以大家喜欢一边吃饭一边聊天。

要是平常的时候,沈三爷和李五爷肯定坐在饭桌旁一边喝酒一边说着靠山屯儿的大事小情。

尤其是过完年马上就要包产到户了,旧有的模式被打破,新的模式马上就要建立,据说别的地方已经实行了,而且成果非常好,因为这样大大提高了人的劳动积极性。

毕竟土地是自己的了,种的好了,就有吃有喝,种的不好了,颗粒无收那就等着饿死,而不是现在大帮哄,虽然是挣工分,但即便工分挣得少,只要出勤,也会有工分的。

比如锄地,如果是自家的,那肯定是将野草锄的干干净净,但是现在不行,有不少人干活偷懒,属于滥竽充数的哪一种人。

沈老三就是其中之一。

所以沈三爷准备在退休之前将这件事办妥,交给下一个人接班人,但是还没有选好人选,其实在此之前公社一把手看好的人是沈瑜。

以前他也知道这个人,对他的文化程度很满意,不过却因为沈瑜的性格和家庭让公社一把手将这件事情放置了下来,毕竟,不论从哪里讲,这都实在算不上一个合适的人选。

为人子女理当孝顺,但要是愚孝,那就不可取了,万一公私再分不开,那岂不是将靠山屯推进火坑里。

但是从秋天之后,公社书记就知道了沈瑜分家的事儿。

毕竟在位置时间长了,见的人和事也多,自然而然的就分析出来沈瑜在这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自然对沈瑜刮目相看的,更别说人家现在不但盖起了大瓦房,而且在政策的春风下做起了生意。

公社一把手当然不会像有些人,对做生意的这些个体户持有偏见,毕竟他们是最了解政策的人,也是第一时间接触政策的人,自然而然的,对于国家的形势把控的也算是很准确。

第258章 没达到极其喜欢的地步?

未来个体户会越来越多,而且也主张让这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带动其他人,共同走上富裕之路。

所以如今再看沈瑜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至于以前,那都过去了,重要的是现在和将来。

只不过哪里想到沈瑜,竟然是云城大富之家沈家的孩子,这样的话,无论沈瑜有多合适,他都不会留在靠山屯了。

所以沈三爷心里还是很失望的,他还想着让沈瑜带动大家一起富起来呢,就算是他退了之后看到村子里人日子越过越好,他也是高兴的。

不过眼前这些似乎已经实现不了了,他索性就将这些思绪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