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页

五月份是南亚次大陆的雨季的开始,而南亚次大陆的雨季就是每年的五月份到十一月份,但是主要的降雨集中在十月份和十一月份。

而今年五月份的降雨量却非常少,只有往年的十分之一左右。

辛巴德拿起桌子上面的报告,这是气象卫星拍摄的卫星云图,从卫星云图来看未来一两个星期的降雨量,可能还是和五月份差不多。

或许很多人印象中,天竺的气候和耕地条件非常优越。

热带季风气候加上雨热同期,而且一年还3熟,看着还不错,但是这仅仅是纸面上的数据。

实际上的天竺降水量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一般全年的降水量500~800毫米之间,外加很有天竺特色,一年的雨,三个月就下完了。

其实看一下世界的自然带图,就可以看出天竺真实的自然状况,大部分是热带草原,只有部分的迎风坡地区是季雨林,还有少量的热带沙漠。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天竺应该大部分是热带草原气候,由于其季风性特别明显,因此归在热带季风气候里。

而德干高原等地区由于气候干旱,一般种植棉花,小麦等作物,而不是我们一般脑补的水稻,加上缺水,因此其实一年一般只有一熟。

另外天竺的降水从账面上看是不错,即使是水比较少的地方也有500~800毫米左右。

但是不要忘记南亚次大陆主体位于热带,蒸发量非常大。

比如蒙区的湿润区,满洲里才300多毫米的降水量,由于满洲里在北纬50°左右,冬长夏短,蒸发微弱,因此仍然是湿润区。

而琼州岛的东部降水量在800~1000毫米左右,但是由于纬度低气温高,蒸发量大,因此仍然是半干旱区。

天竺半岛大多产粮丰富的地区是在三块,一块是旁遮普,一块是恒河平原,还有块是孟加拉。

孟加拉是河流的三角洲地区,因此土壤较为肥沃,加之降水量多的很

恒河平原的用水也是比较充足的,加之河流两岸的土壤也比较肥沃了(其实也只是比天竺多数地区略好一点),因此农业条件相对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