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脸也没有看清,还好意思说相中了人家。萧路瞪大了眼,好一会他扁了扁嘴,决定不搭理这个无聊的人。
陈岜嚷了几句,低头看到他手中的宣纸,道:“你这是什么?拿来给我看看?”
“这个?”萧路漫不经心地把手中宣纸一场,正想把它递给陈岜,转眼想到张绮的慎而重之,便又摇头道:“不行,这是给我家郎君的。”
说罢,他猫着腰一溜,“陈家郎君,小的要见过郎君了,等有空了再来跟你老人家赔礼。”在陈岜的笑骂声中,萧路消失在黑暗中。
看到这里,张绮松了一口气,悄悄退向张锦的所在。
当张绮来到张锦身侧,低眉敛目地受着她喝骂时,突然的,一阵琴声混合着箫音飘来。如此静夜,琴声的清悦放旷配上箫音的低沉寥阔,丝丝缕缕地飘来,绵绵地渗入黑暗中。如此清新,如此自在,又是如此的寂寞和放旷。
来到这里的姑子郎君,有不少都是乐音上造诣深厚的,可他们哪里听过这支曲子?一时之间,一个个都不再说话,只是安静的倾听起来。
这种安静,令得张锦不敢再吭声。而低着头的张绮,这时也是嘴角含笑,心情愉悦。
第三十二章
里面弹奏的这首曲子,便是张绮送给萧莫的。这曲子本是皇帝两年后的作品,本名唤《子虚赋》,在记忆中,它曾传遍建康城的大街小巷。
琴声还在飘来,箫声缕缕混在其中,于旷达中见无尽逍遥。这种逍遥,看不到半分忧思,也没有家国残败之痛。有的,只有说不出的绮丽靡艳,盛世繁华。
这种乐音,带着宫庭乐常有的雅和颂。张绮听着听着,也不由怔怔起来。以她的出身和心境,这乐音再好,也是难入心田。可她的记忆中,却偏偏如此深刻,可见,有那么几年,她过得也是富贵安乐的吧?
慢慢的,乐音止息,张绮也垂下了眉眼。
嗡嗡声四起,无数歌颂赞叹的声音油然而来。好些个权贵更是不由自主地冲入陛下所在之处,大声地赞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