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王叔清咳一声,唤道:“大郎?”

柳婧没有反应。

王叔又叫了一声,“大郎?”

直到第三次,他提高声音叫了一声大郎后,柳婧才猛然惊醒过来,她腾地站起,“叔,你来了?”

王叔奇道:“大郎在寻思什么?怎地失神至此?”

柳婧的脸红了红,低声道:“没什么。”她缓缓坐下,定了定神后说道:“叔,你看看这些盐此。”

王叔跟在柳父身边做了多年生意,于行商一道,算是柳府众人中最有经验的。

当下,王叔走了过来,他低头看了一眼,欣喜地低叫道:“大郎,这是哪里来的?这些都是朝庭颁发的,用于扬州道的盐引。有了这些盐引,整个扬州道的盐商,都会乐意与我们打交道。”他怕柳婧不懂,耐心地解释道:“大郎有所不知,盐引虽然只有一个名称,却分为两种,一种是大郎面前的,由朝庭直接颂发的,叫正盐引。另一种,则由各州郡私下制定的,名副盐引。在外行商时,身怀这种朝庭所发的正盐引,那就是身份的象征。大郎,有了这些东西,便是大郎你一文钱也不拿出来,也有的是人愿意出金与大郎合伙。”

说到这里,王叔又问道:“大郎,这些盐引是哪里来的?”

柳婧垂眸说道:“邓九郎给我的。”

“哦。”王叔有点失望地说道:“这么大的人情,老奴还以为是顾家郎君呢。”

听到这话,柳婧摇头笑了笑。她收起盐引,清声道:“叔,我叫你来,就是说与这盐引有关的事。想来吴叔也告诉了你,我们前不久得了一批盐货,现在,我们去处理那些盐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