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进的早,要么背景深,要么人脉广。”赵荣林认同章chun刚的话,“确实普通人够不着。”
两个人就去留问题,谈过太多次, 反反复复的唠叨没有意思。赵荣林虽不看好章chun刚的决定,但人各有志,何必勉qiáng?于是他换了个话题:“你手下几个年轻人,谁比较稳重?”
“刘思宽、叶家豪。”章chun刚报了两个人名。
“刘思宽……”赵荣林略作沉吟,“太年轻了啊。”
章chun刚笑笑:“年轻有gān劲嘛。”
赵荣林问:“你比较看好他?”
“金湾区02年全面开发,09年才通地铁。是实实在在的新区。”章chun刚没有直接回答,却分说起了目前的形式,“在此之前,国营工厂少,人口密度低,大片的城中村。”
赵荣林点点头,这是金湾区的现状。
“我们旧房改造部,是比较……”长chun刚露出个复杂的笑,“远远不如正经的开发部受重视,毕竟只是小肉包子,所以资源长期不充足,总感觉在小打小闹。”
“这是你想离职的主要原因。”赵荣林客观陈述。
“是。”即将离开的章chun刚不再隐瞒,“我做的比较吃力。”
“接着说。”
“又因为国营企业与老旧商品楼少,哪怕是内部对比,几年来,我们金湾区的业绩,也是比较不好看的。我没有推卸责任的意思,”章chun刚无奈的摇摇头,“金湾区的突破点,其实在城中村。昔日来花城打拼的小工厂主,无法进入核心区域,只能在城乡结合部混口饭吃。近年来,由于金湾区一跃成为花城核心大区,成本居高不下,加之环保部门对市区企业的约束,工厂主们不得不继续往更远处撤离。因此留下了大批的厂房,空置在了金湾区的角角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