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乔茗茗下笔时就诚恳了许多,决意让赵女士想生气也气不出来。
信上能说啥?好几个月没见乔茗茗想说的事儿非常多。
首先就是报平安。她说, 爹啊妈啊哥哥姐姐们,我乔茗茗一切都好, 是真的好, 不是故意哄你们报喜不报忧的那种。
我在这儿能吃饱,上回寄给你们的红薯粉都吃了吧,是不是特滑溜特好吃,这玩意儿我隔几天就能吃一次。
更多时候我吃的是地瓜白米饭, 米饭是地瓜两倍的那种。咦咦咦, 我就知道你们肯定又要不信了,这也是真的, 上阳村水好土好种出来的庄稼好,我是绝对不会骗人的!绝对!
哎,不是我矫情,这里实在是好啊!上阳村有万里深山, 里头好多宝。妈你当年和隔壁黄雪她妈为了几朵蘑菇闹翻,但是我这里天天吃蘑菇, 炒蘑菇蘑菇汤蘑菇蒸蛋, 宁渝换着法样做, 我快吃吐了都。
乔茗茗笔锋一转,接下来是表达她诚挚的关心。
哇大哥腰还疼吗,别太拼命啦。大姐你总说自己胖了胖了,我走后你又胖几斤啊……
荣峰长高了吧,我走的时候他还生病。荣军和荣书的成绩咋样,还有没有被叫家长。荣萱在换牙,这孩子总不爱刷牙,你们要看着她呀……
哇,还有,小弟应该又高不少了吧,他今年也高二了,家里对他的日后有没安排呢?
乔茗茗写着的时候就想,爹妈应该是不会退下来的,两人勤勤恳恳干了半辈子活升到了工人的最高级别,他们退下来小弟顶上去后工龄得重新计算,这损失算谁的?
而二哥踩狗屎运,再拿一回进厂名额的几率应该很小,所以乔小弟估摸着是要下乡了。
下乡政策刚出来那会儿,若你去报名你是能选择插队地方的。
可如今都七三年了,知青大规模下乡,好的地方早被人选走,如今能分到哪全凭运气。
所以她便说:绵山附近都不错,吃饱饭是能的。不知道咱家有没啥关系,看看能不能分配到这里来。当然,能来上阳村最好。
乔茗茗觉得她这句好像是废话,她家三代都是工人,没有一代是触摸过领导层的那种,能有啥要紧的关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