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婶子就直起腰,喝口水笑笑说:“原先这些地只挣一份钱,如今这地种三份的钱……要不怎么说还是得读书呢,只有读过书的才晓得这地怎么种划算。”
“是嘞,人家读完书是眼明心亮,就算不晓得的事儿瞧瞧书本也晓得。咱们这种睁眼瞎只能照着上一辈人说的去做,都是下死力气,不晓得怎么变通。”
“志斌说要重新盖学校,我想着是可以的,把那墙一围看看那些皮娃子还能不能逃学。总是要把书读出来,往后种地也比旁人轻省些。”说完还特意找找乔茗茗,笑着问,“是吧小乔,报纸上是喊着说要教育教育吧?”
乔茗茗擦擦脸上的汗,点点头。
她快要累死了,拄着锄头,慢慢走到旁边大树的阴影下,然后脱力似的一屁股坐下。
然后喝口水感慨道:“读书完种地也是不轻省的……得一直往上读往上学,哪天要是发明出来种植机啥的,实现机械化了,那时候才彻底轻省。”
“啥叫机械化?”有人问。
乔茗茗思考一下,用最易懂的说法道:“就是啥都有机器帮忙做,咱们人只要坐在屋子里注意,天旱了就让灌溉系统去浇点水,水多了就开排水系统放水……啥叫系统呢,就是咱们村的水渠,其实也算系统,往后智能……往后要是有人能把水渠用电来控制,那咱们只要在家里按开关就行。”
她这番话还是让村民们听得云里雾里,可是他们听懂了一个意思:一切工作都能在家里完成,他们负责开关就行。
哇,众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觉得这设想有些异想天开。
“哈哈哈,小乔啊,人糊弄地皮,地皮糊弄肚皮,哪有这种好事儿等着咱们庄稼人?”
“是嘞是嘞,现在的日子就很好,往后能年年过成这样就知足了。”
乔茗茗也笑了笑,没说话。
在她看来,这代的农民是纯粹的农民,是这片具有几千年农耕历史的土地上的最后一批纯粹的农民。
进入八九十年代,没了介绍信后农民们大量涌入城中,成为钢筋水泥森林的建设者,他们寻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成为农民工。
等到再下一代,农民们想让儿女跳出农门到城里生活定居。即使回家务农的也讲究科学务农了,到那时候一人承包着千亩地,农村人渐渐变少,留守在村里的许多都是老人,没有机器哪里能干得过来。
未来社会发展得太快了,目前站在这片油茶树林里的村民们,几十年后恐怕十有七八都将留守在村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