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理解尤氏的难处,也知道尤氏斗不过贾珍。所以便劝她赶紧给贾蓉选一个厉害的媳妇回来。

到时候她大可双手一摊不再管事,把事情都给贾蓉的媳妇来管。如此,秦可卿作为贾珍的二房也不好插手家务了。

尤氏明白贾母的意思,她自己万分愿意,自然满口答应,还不忘奉承贾母两句:

“正好您老人家的寿宴在即,倒是肯定有不少高官侯爵之家过来拜寿,我们是攀附不上那些人的。但人家家里总有一些姻亲合适,倒是我们又占了您老人家的大便宜!”

贾母被尤氏捧得十分开心,当场便脱下手腕上一只满翠的手镯塞给尤氏,“这镯子颜色好水头也好,正好送你算是你忙碌一回的酬谢了!”

王熙凤看尤氏欢天喜地地收下了贾母的镯子,她也跟着凑趣,“老祖宗这是有了新人便忘了我这旧人了,大嫂子今儿偏了您一只上好的镯子,我还给您添了个重孙呢,怎么不见您舍我三瓜两枣的!”

贾母拢着坐在她左右的黛玉跟迎春两个,一本正经地跟她们几个姑娘说道:

“我今儿不过是送了你们大嫂子一只翡翠手镯。可在你们二嫂子嘴里,我当初送出去的那一大盒南珠竟不翼而飞了!”

迎春往往在这个时候并不会抢什么风头。而是由着黛玉回话,黛玉抱着贾母的胳膊撒娇道:“您确实送了大嫂子二嫂子不少好东西。可我们姐妹几个只上回得了您一回赏……”

邢夫人听了也不免酸道:“咱们家里几个姑娘时不时还能得您的赏,真要算起来,打一个等身的金身都够了!”

邢夫人这话实在是不好接,尤氏跟王熙凤这两个既得利益者也只跟着陪笑,王晴出来解围道:

“姑娘们在家时都是如此,若不好生娇养着,将来去了别家怕是要露怯。老太太本就是十里红妆进来的,家里年景也就是最近几年才艰难了些。

但寻常银钱也很是凑手,老太太心疼儿孙,手里又松快,嫂子若是眼馋不妨多在老太太跟前晃悠晃悠,哪日她老人家眼睛一花,将您当成了凤哥儿也是可能!”

贾母顺着王晴的话伸手一指,对着满屋子人没好气道:“快听听你们太太说的什么话,竟想趁着我老婆子老眼昏花偏我东西呢!”

一屋子老少哈哈大笑,外头站着的两排丫头都心明眼亮,贾家啊,这是又要起来了!

远在金陵的贾蓉跟贾蔷收到了贾琏的消息,就往扬州而去,为了贾母的寿宴,好些东西都要从江南采买呢,他们从金陵过去能节省不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