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人计算了一下时间,发现京城突然热闹起来的开端,就是去年八月初八若宁小姐的生辰宴。
自从那天若宁小姐冲撞了长宁公主的棺材之后,就像大戏拉开了帷幕,锣鼓敲响了第一声,而后便一出接着一出,大半年了都没停过。
若宁小姐真是个奇迹呀!
人们都来不及对已经发生的事多做感慨,紧接着,又有两件大事来临。
三月十八日,北边传来最新消息,定国公的长子杜若飞率领大军回归,距离京城只有八十里,最迟明天早上就能抵达,届时皇上要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出城迎接。
民众们欢呼雀跃的同时,突然想起,这几日先是曹掌印死于鬼火,后是江督公遇刺负伤,大家都快把重伤回京的定国公给忘了。
定国公现在怎么样了,是死是活都没人知道,只隐约听说好像在四处寻访神医,但神医可遇不可求,岂是那么轻易寻到的。
但愿老天爷垂怜,能降个神医给定国公。
杜若飞是南山书院的学生,效古先生为了庆贺他首次出征便旗开得胜,宣布全院放假一天,所有人都到北城门外去迎接英雄归来。
因为后天就要开考,进京赶考的学子基本都已抵达,他们还远在家乡的时候,就听说过南山书院学子为定国公世子菜地送别的故事,并且都拜读过那四十九篇才华横溢的《菜地赋》,和近百首《十二月十五日送杜若飞出征边塞》。
那时的盛况他们没能赶上,没想到却赶上了定国公世子凯旋的日子。
于是便有人提议,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定要去一睹世子的风采,再即兴吟诗作赋一番,让世人看看,他们外地学子不比京城学子的学问差,唯一的差别,只是他们没有生在京城而已。
文人有傲骨,自恃才高者众多,这个提议一下子得到了大多数人的响应,大家约定第二天一起去北城门外迎世子,好好尽兴一回,权当是入场前的放松。
民众们没什么好说的,谁也不会错过这盛况空前的热闹,世子走时是他们送走的,回来自然也要他们迎回来。
于是,第二天天不亮,京城的大街小巷便都沸腾起来,人们呼朋引伴,扶老携幼往北城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