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页

把国企的样板打造出来了,用真金白银给大臣们看,那些杠精才会老实一点,不然给他们灌输各种空泛的理论,他们就会用孔孟圣道让你怀疑人生。

其实,崇祯做这件事,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目的:点燃大明的商业革命。

商业在古代是被压制的,不过到了明朝,因为江南沿海商业发达,其实有很不错的商业底子。

只有打开了商业的新模式,后面的工业革命才有土壤。

皇帝提了一大堆需求,徐光启一个个记住了。

等在这里说完,崇祯又带着人在后面的生产作坊转了一转。

“徐老,我觉得作坊里的分工可以再改一改。”

徐光启道:“公子请指教。”

崇祯道:“你看那边,做皂基的统一做皂基,这边,做冷凝的专门做冷凝,那边做包装的专门做包装,大家分工明确,将每一步所需要的时间也规定下来,这样速度会不会更快一些?”

徐光启想了想,还真是这么回事。

古代因为是农业经济为主,商品的需求没有那么大,所以没有必要规模化生产商品,所以在生产的过程中,一个人做了制作皂基,开模,配料,冷凝,打包的所有事。

虽然有标准化,但这样效率其实是很低的。

将每一个人切割开,制作皂基的专门制作皂基,开模的专门开模,配料的专门配料。

每一个人各司其职,这叫流水线生产!

流水线生产的概念是诞生在20世纪的福特汽车公司,因为市场需求量暴增,企业被迫提高效率想出来的办法。

第111章 蒸汽机?

去雅兰堂把目前的模式调整了一下,曹化淳就着手开始在京师附近寻找生产点,由工部派人将生产点的整个流程优化一边,开始走流水线生产的模式。

崇祯便优哉游哉,踏着轻松的小步伐,回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