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页

毕竟大明朝廷除了制造武器、铸钱和给皇室制造内饰用到铁以外,其他的基本就不用了。

需求本身就少,当然开采的就不多了。

但是民间就不同,民间人口基数大,农业、生活和商业都需要用到铁。

那么问题来了,崇祯现在的这套做法就是加强朝廷的控制力,通过朝廷这只手来宏观调配大明的士农工商。

也就是说,现在的铁矿局面,是朝廷能难做铁矿的高效调配的。

如果想要集中力量将新农政里的农具都更新换代一边,就必须调集大量的铁资源。

眼下这种格局的唯一方式,可能就是采购,采购完炼制,炼制完分期卖给老百姓。

那么问题又来了。

大部分铁掌握在民间,就容易出现民间垄断,民间力量做大,做大到什么程度呢?

做大到有资金,有人脉,这座山挖完挖下座山的局面。

而大明现在是没有矿税这一说了的。

万历年间兴起过一阵矿税,不过因为执行问题,惹得天怒人怨。

这家尴尬了,大明有那么多铁矿开采,丫的不交税,朝廷收入上也是大大的损失啊。

按照崇祯的规划,这所有的资源类,大部分都是要国有的,少部分可以开发给私人来做,至于在开采执行中,招募民间私人商社倒是可以。

然而,现在这局面,想要一口气国有化也是痴人说梦。

所以,眼下要解决朝廷缺铁的问题,就只有从民间采购。

若是要解决朝廷长期缺铁的问题,还是要成立单独的大明铁矿局来独立运作。

既然是皇帝,要自然是要为国家的长远战略做布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