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辖制毛文龙,且稳定住局面的就只有袁可立。
“朕想听听袁公你的建议。”
你看,崇祯其实是想利用袁可立辖制毛文龙,却故意不说,而是先问,这也是御下之道。
袁可立道:“以老臣看,三年重振登莱,练兵用戚继光‘水军先习陆战’之法,修战船四千艘,组成了一支五万余人的水师陆战军队,重返旅顺、金州,登陆作战,在辽东半岛开辟出一条战线,与辽东战线形成双向并进。”
崇祯看着袁可立,他在等接下来的话。
袁可立顿了一下,又道:“收皮岛之兵,连接朝鲜,将建奴的战线拉长,三向推进!”
“好!”这才说到崇祯的想法上了。
站在制高点,纵观整个战局,建奴花了近十年时间,解决了东线的问题,从旅顺、金州到皮岛,几乎已经没有后方敌人了。
自从袁可立离职之后,毛文龙日渐跋扈,皇太极以利拉拢毛文龙,此后毛文龙就再也没有对皇太极进行真正的困扰,朝鲜也被建奴打怕了。
这才使得皇太极有了胆子敢西进打蒙古的主意,从战略被动,化了战略主动。
在正统历史上,反倒是建奴收复蒙古,将大明的战线从辽东一直拉到西北,九镇疲惫。
若是袁可立真的能够登陆旅顺,且更换皮岛之帅,相当于建奴后面出现了两个战略掣肘点,到时候皇太极想分兵阻止北庭都护府的建立,即便有那个心,也没有那个力了!
第228章 出征
袁可立的话里面有两个重点:
一、花三年时间,在登莱重新练兵,通过海军陆战队来夺下旅顺、金州,在辽东半岛形成一股军事力量,与辽西走廊的袁崇焕隔海呼应。
二、收皮岛之兵,即收毛文龙皮毛的兵力,在辽东半岛的东面的东江镇,再形成一股军事力量。
崇祯就是想听听袁可立对毛文龙的看法,因为接下来,就是要袁可立去辖制毛文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