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又分社督察局,直到县,而在甲里这里乡镇,还设有督察所。
这一条垂直的司法,归属朝廷直接管理。
各地官府无权插手廉政督察府的编制。
北京还设有都察院,这是大明朝开国之初朱元璋整出来的,专门监察官员。
都察院在地方上设置各道监察御史。
但是张凡已经将司法权分开。
廉政督察总府有调查权,而无立案权。
都察院有立案权,而无调查权。
例如福建泉州发生贪污之事,由廉政督察总府的人调查,而由监察御史审核立案,将立案结果呈递省府监察审批。
若是级别足够高,则要呈递到北京,由北京都察院做审理,最后都御史如果审核通过,再呈递给皇帝做圣裁。
前提是级别要足够高,至少是四品以上的官员。
如果是四品以下的官员,则不必经过皇帝,都御史盖章后就可以直接立案,交给大理寺公开审理,最后入狱刑部。
例如崇祯现在手里拿的这份奏疏,其实就是牵扯到级别过高,由泉州送过来的,交给北京都察院。
不过,为了弹性反贪,牵制都御史权柄过大,副都御史在遇到地方上呈递上来的案子的时候,如果都御史不赞同,则可以视情况直接呈递给皇帝。
若是其他官员要举报此事,皆可通过都察院将弹劾奏疏呈递上来。
这就相当于将司法完全从内阁和吏部剥离出来了,对行政才有监督的作用。
这才有了现在崇祯手里这些绕开杨所修,呈递上来的弹劾奏疏。
杨所修当然不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弹劾郑芝龙。
他是最会看皇帝脸色的,郑芝龙刚立了大功,皇帝又刚重赏郑芝龙。
现在搞事情,不是作死么?
但是现在弹奏的奏疏上来了,而且还是八封,而且还是绕开了杨所修。
崇祯沉默片刻道:“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