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3页

可是,不是说朝廷没钱了么?

怎么可能没钱了!

印银钞?

不不不,银钞岂是脑袋一拍就能印的?

且不说印大量银钞本身需要大量时间。

就算将银钞送到安南升龙城,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强迫安南国老百姓接受银钞。

即便是大明朝的老百姓接受银钞也用了好几年时间。

那么钱从哪里来?

郑家不就刚交了一笔钱么?

而且有一个经济学问题现在摆在张凡面前?

什么经济学问题?

朝廷现在在大规模推行银钞,民间在大规模用银子兑换银钞。

朝廷现在其实是有许多储备的银子的,这些银子在明面是不能在国内投入使用的,因为官方现在正在大力扩大银钞的使用。

如果再将银子投入民间,就是在挤兑银钞,对新政是不利的。

好了,解决方案就来了。

官方不能在国内用银子,安南总可以吧?

没错,可以将这些银子当成外汇储备来使用。

至少在崇祯七年,银子还是国际通用货币!

所以,这个问题是可以立刻解决的。

九月一日的下午,白礁港已经没有那么炎热了。

崇祯在后院读完了骆养性呈报上来的关于郑家家产上缴的汇总。

第一批拟定出来的白银有1300万两。

1300万两则算成后世的斤,有多少斤?

近100万斤!

这是郑家拥有的现银,其他资产当然就是船只、火器、货物、士兵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