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两天后,一份汇报送到了皇帝面前,是关于南京制造局的。
看完这份汇报,崇祯感觉自己受到了欺骗。
他向来对小贪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影响发展,他不太愿意大动干戈。
毕竟发展排在第一位。
但是,因为贪,而耽误了发展,严重阻碍了朝廷的计划,这就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了。
明明一个月可以生产200万匹,但实际一个月生产20万匹。
缩水了多少?
20万匹,如果买到海外,可以卖6万两,一年就是72万两,净利润差不多20万两。
但如果一个月正常生产200万匹,卖到海外,可以卖60万两,一年的精锐润就是200万两。
整整差了180万两!
第1039章 这种人不杀,难道留着过年?
明明有1万工人在织布,为什么就做不到一个月生产200万匹呢?
按照200万匹这个数量分配下去,工人们并不太吃力。
毕竟大明朝的人力资源非常丰富,这种产品利润非常高,不需要靠压榨工人的时间和身体来获利。
没错,是1万工人在织布,但这个数字是存在于南京制造局的纸面上的。
这两天廉政督察总府的人一查,也就才2000人在织布。
另外8000人呢?
另外8000人一直停留在招募的口号中,但是财务上做的账,却按照1万人来做的。
去年年底,上报到北京户部的账本,也是按照1万人来报的。
不仅仅人少,织布的女工们这两天只干了一件事,举报自己受到的各种不公平的待遇。
这就郁闷了,这样算下来,仅仅的布匹的生产售卖,因为做假账,朝廷就损失了不少。
而且还仅仅是南京制造局,苏州制造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