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1页

这些想法,郑芝豹当然是不知道的,他非常感动:“为陛下万死不辞!”

接下来东征军团的训练,需要郑芝豹来完成,郑氏兄弟是打海战的好手,这一点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而且郑芝豹对日本也很熟悉,由他率领一支大军,是最好不过的。

不过这一次东征的主帅崇祯已经想好了。

当然是郑芝龙,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让他来实实在在刷一次大战功。

以后入驻军委会是最好不过的。

但是问题来了,郑芝龙即便成了元帅,也不可能管理整个大明的军政。

因为随着军队继续扩大,元帅一职肯定要开始分设多人担任。

例如陆军元帅,海军元帅,甚至第一集 团军元帅,西征军元帅等等。

军队的编制,要随着军队的扩张,以及战略的推进而做调整。

当然,这些是后续了。

眼下要尽快将日本打下来。

今年吕宋岛的贸易一开,和葡萄牙人的贸易进入上升期,海上贸易越来越频繁,就意味着白银的储存越来越重要。

当天晚上,皇帝才回了上海的临时行宫。

他也没有休息,第二天,所有上海府的官员全部到位,并且邀请了目前在上海府做生意的商人代表,还有工人代表,以及农民代表。

皇帝亲自发表了这一次上海讲话。

正如李岩自己后来回忆所说,崇祯十年,皇帝在上海的讲话,才真正拉开了这座世界第一城的序幕。

他给所有人信心,也是新时代的最强音。

接下来,无数从大学毕业后的大学生,跟随皇帝陛下的脚步,选择了到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