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劾的官员将贺守义和敦煌之战联系起来,政治目的太明显。
主要是将所有责任往军委会身上推。
例如敦煌之战,敦煌城被围,就说是洪承畴不作为。
例如贺守义贪污,则说是监察院包庇,甚至参与其中。
总之,各种危言耸听的都出来了。
政治即是如此,利益场,得势之后带来的权力是巨大的,所以为了争权夺利,节操肯定是不需要的。
他们才不会考虑现在国家的整体战略布局。
如果官僚们真的愿意考虑国家整体布局,就不叫官僚了。
这事从古至今,古今中外的官僚,全部是一个德行。
例如古罗马的元老院,最擅长吵架,他们的政治利益就是在吵架中获取的,国家的利益跟他们没有半毛钱关系。
即便古罗马元老院消失了,后来西方的官僚也从未消失过。
东方就更别提了。
只要你还指望用文官治国,就会有官僚。
是个人都会有私心,这是合理的。
除非你杀掉所有官员,然后净化世界,就不会有什么烦恼了。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官僚在这个时候搞事情,不仅仅是保守派,革新派也开始对西进战略颇有微词。
五月五日,内阁下面新设立的经济院提交了一份关于《西域商贸经略》的奏疏。
奏疏里堆了不少数字,这是一份正儿八经的经济学奏疏。
写这份奏疏的是经济院新来的主簿官员陈锦,他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据说是一个天才。
从自然环境、人口结构,到朝廷需要投入的钱财、总兵力、设备,到后期得到的收入,甚至给出了回报时长。
结论是,如果想要从西域得到实际的汇报,就必须保证西域长期稳定的发展,并且还需要有大规模的持续的投入,例如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