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无论是大明的禁海,还是日本的禁海政策,都是从这些方面去出发的。
作为穿越者的张凡,对皇权与地方的博弈,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
一旦开海,商业发达,民间必然会崛起一股新势力。
早在张居正时代的隆庆开关,民间许多商人和地主都希望朝廷变得小政府,对地方不要横加干涉。
现在这些商人手里有钱了,当然更加膨胀了。
崇祯将骆养性叫过来,让他派人盯着那辆马车,主要是盯着那些箱子,盯着它们的去处。
到了下午三点的时候,骆养性回来了。
他带回来了消息:“公子,他们去的是明月楼,明月楼是上海最大的酒楼。”
“没有再去别处了?”
“没有了,儿郎们都还在那里看着。”
“这明月楼背后的老板是谁?”
“是顾台硕。”
“顾台硕?”崇祯有些意外,“顾秉谦的儿子,天启年间内阁中书舍人?”
“没错,是啊。”骆养性小声说道,“当年南直隶叛乱,就有人举报顾家和那些乱党有牵连,不过后来有人说是诬告,顾秉谦当时又死在了昆山,国朝事务繁多,举报的人也就不了了之了。”
“哦,这个顾台硕现在在上海做什么买卖?”
“主要是从事海贸。”
崇祯看了看前面的上海,说道:“走,咱们进城吧。”
自从火器走私案后,上海对民间火器的管控极其严格。
所有入城的人,都必须搜身。
上海治安司的人一天二十四小时日夜巡逻,凡是抓到有私藏火器的,不用审问,直接扔到监狱里。
短短几个月,按察司审理的所有跟火器有关的案件都是死刑。
在这样的严查之下,别说火器了,路人若是携带一把菜刀,也要被抓到治安处去喝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