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灿将表现的机会交给他,实在是太好了。这厮心中对王灿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却不知道王灿根本是凭借对于历史的熟络,才知道董卓要迁都洛阳,不了解其中有什么缘故,被王灿卖了都还帮着王灿数钱。

郭嘉轻咳两声,朝营帐门口的士兵吩咐道:“去拿一份地图来。”

士兵回应一声,转身离开了。

不一会儿,士兵便拿了一份地图进来。

郭嘉结果地图,将地图摆在案桌上,在案桌上指指点点,连连点头,半响后才说道:“主公,嘉认为董卓迁都洛阳,原因有四点。”

“其一,从地图上洛阳的地理位置来看,董卓已经不得不迁都。主公率领赵将军打开虎牢关大门,让诸侯大军进入虎牢关,直逼洛阳。这样的情况下,洛阳丢了东边的门户,没有防守的地方,将面临诸侯围攻。虽然诸侯大军聚集在一起,很可能面临粮食缺乏的情况,但是,诸侯也可以撤军,将大军屯在荥阳、虎牢关、弘农,对洛阳形成围攻的架势,使得洛阳成为瓮中之鳖,这样的情况不利于董卓防守。”

“反观长安,只要董卓退守长安,有武关、潼关、函谷关三大屏障,而且长安接连西凉,西凉作为是董卓的大本营,粮食、马匹等物资可以从西凉源源不断的送往长安,保证长安有足够的粮草。如此,董卓在长安进可攻退可守,可谓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诸侯大军强势无比,也难以攻打长安。”

郭嘉说完后,将案桌上的地图放在旁边。

王灿听后连连点头,鼓励的朝郭嘉点点头,表示赞赏。

这厮脸皮极厚,露出胸有成竹的神情,好似郭嘉说的他都想到了。

郭嘉望见王灿赞赏的神情,心中更加的欢喜,感觉浑身充满了力量,思路也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朗声道:“董卓迁都的第二个原因,是为了解决内忧。董卓迁都长安,势必会牵动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多达数都是忠于皇室的大臣,一旦这些朝臣站出来阻止董卓,董卓就有机会将这些不服从他,死忠皇帝的人罢黜掉,以免迁都长安后,这些朝臣在朝中干预董卓的事情。”

“迁都乃是国之大事,非常慎重,对于皇室来说,太过重要。将都城前往长安,直接抛弃了宗庙、陵寝,这对刘氏子孙来说,是大不孝。董卓通过这件事情,罢黜和他对抗的官员,朝中谁还敢和董卓抗衡。”

郭嘉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思路明了,让王灿都惊喜不已。

有了郭嘉这个鬼才,可谓是如虎添翼。

荀攸也接连点头,认同郭嘉的说法。

郭嘉继续说道:“前两个原因,一个是占据地利优势,一个是解决内忧,第三个原因则是外患。诸侯盟军虽然各有心思,但总的来说都有一个想法,想要击败董卓,只要有可趁之机,诸侯们就会发兵攻打洛阳。即使这一次讨伐董卓失败了,但还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