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雨学着他摊摊手说道:“话是没错,但大多数人却做不到,其中就包括我冯雨。”
“你们这些大人物啊,肯定做不来这些琐碎的事,走,废话少说,看大棚弄得如何了!”
什么叫你们这些大人物,自己这个从八品的小官还是他弄来的,冯雨不禁为之气结;许清对他眨眨眼,吹起轻快的口哨带头往竹林边走去,转过竹林便是许清原本种山药的缓坡,山药已经挖收完毕,上百亩的缓坡上,此刻正热火朝天地搭盖着许清设计的大棚。一根根粗大的木桩已经打好,正在加紧盖着顶棚,方大爷领着一大群佃户在帮着编织草帘子。
因为这个缓坡的土质过粘,几十人正从河边把一担担的河沙挑上来,撒在缓坡上,然后再用犁翻一遍土,使河沙和粘土混合,人工合成的沙质土,沙质土壤地热高,而冬季大棚最紧要的就是保温,所以许清只能这么弄,再则沙质也和利于大棚作物的根系生长。
见到许清到来,负责筹建大棚的吏员白凡连忙过来行礼道:“许大人,您来得正好,这事咱们都没经验,心里正没底呢,许大人看看可有何不妥之处?”
许清带着人四处察看起来,大致上还不错,他点头说道:“我按我给你的册子上写的方法建就好,关键是供热和供水排水方面要注意。”
逛到大棚的另一边,几堆小山似的稻秆已经被淋上水,这是许清弄的另一种大棚供暖方式,这些稻秆被淋湿后不久便会形成生物反应堆,在大棚中大量堆放这种生物反应堆,就可以利用稻秆产生的热量提高地温。如此可以节省一部分人工供暖的耗费。
另一方面,由于采光比较困难,为是节约成本,目前大棚将主要栽培山菇、草菇、木耳等作物,蔬菜只占一部分,这可是许家和司农寺合作的项目,许家提供资金和土地,司农寺提供人工管理,所以能省点省点吧,夏宁侯爷也不富裕啊,当然了,将来的收入分配嘛,这个要保密,或者说夏宁侯爷不好意说出来。反正他弄个这大棚也只是给研发司练练手,开阔一下眼界,研发司的作用还是等各地收集的物种送上来,才开始杂交、嫁接等各方面的研究。
嗯,到时候一斤青菜要卖一贯钱还是两贯呢?夏宁侯爷一边在大棚里悠转,一边憧憬着入冬后财源滚滚的情景。
第193章 砸个五百万贯
司农寺这边许清大刀阔斧的砍着,韩琦在枢密院那边也没闲着,经过两天的朝议,禁军裁撤老弱的方案也新鲜出炉了。不管是不是表面的平静,贾昌朝他们对裁军一事只是冷眼旁观着,并没有过多的阻挠,许清提出的革新策略一直没有全部公开,具体步骤怎么走只有他们这些人才知道。
许清猜想,范仲淹以前上书提议新政时,无不是重点呼吁裁撤冗员,贾昌朝等人会不会认为,等范仲淹大力清理冗员时,才是最佳的反扑时机呢?若真是这样那可太妙了,等他们回过神来,发现范仲淹竟不急着拿冗员开刀,恐怕裁军之事已经干得差不多了。
在不明就理的人看来,许清等人确实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许清跑去搞农田水利去了,韩琦和范仲淹则忙着军改,就是不去碰触冗员这个核心问题。而这两样都没有伤到朝中反对派的核心利益,毕竟他们是文官嘛,军队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不是重要的。
另一方面,要郑重感谢大宋历代皇帝,从宋太祖开始对武将的权力削弱到了变态的地步,三衙长官空置,各军都指挥使在朝堂之上基本没什么话语权。
几年来宋夏大战,基本都是文官在领兵作战,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武将的地位被削弱到了何种地步,所以在文官冷眼旁观的情况下,裁军这一举措,来自武将方面的阻力就小了许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