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勉从那枕下拿出了一个檀木盒子,郑重地交到了李骥的手中。“爷爷沉疴难愈,怕是再难赴京了,所以,爷爷要你赴京,代爷爷上书。请陛下设法迎回上皇,多修兵甲武备,他日,雪我大明今日之耻,以复永乐之盛世!”
“你若还是爷爷的孙儿,就听爷爷的,爷爷自知大限将至,不久于人世,所以,希望孙儿你能帮爷爷,让天下人都知晓,我这个冢中枯骨就算是死,也不忘大明的荣辱。羞一羞那些朝堂之上,连句公道话也不知道站出来说的大臣们。他们如今所作所为,连老夫这个将死之人都不如。”说到了这,须发飞扬,双目透着异样光彩的李时勉不由得声音越发在厉苛。
李骥看着跟前两眼神光烔然,面色沉肃的爷爷,一时之间,那一幕幕自己只是听说过的往事,仿佛都演绎成了一副副鲜活的画面……
犹如永乐年间,向世祖上书,犯言直谏,入狱一年而不悔。
犹如洪熙元年,睹奸臣宦官擅权误国,犯言直谏,仁宗恼羞成怒,命武士以金瓜扑杀,险险身死于大殿之上。被流放到交趾犹自上书,惹怒仁宗,押于牢狱犹自不悔。
宣宗即位,听奸宦之言,又险错杀,李时勉却照样保持着刚刚入仕之初的铮铮风骨,正统年间,对权奸王振嗤之以鼻,为王振所忌,戴枷示众,却仍能破口大骂奸宦误国……
“爷爷更要你记住,咱们安福李家,世代忠良,若是日后,天子行止有差,朝内有奸佞之辈据位,孙儿若是不敢冒死直谏,爷爷就再也不会认你这个孙儿。明白吗?!”说对最后,李明勉的声音越来越低,气若游丝,双目之中的光晕也在渐渐地消失,只有那只干枯的大手,仍旧死死地抓着那李骥的肩头,紧得犹如一柄铁钳。
已然泪流满面的李骥缓缓拜倒于榻前:“孙儿李骥,愿在爷爷榻前明誓,若是他日,天子行止有差,朝内有奸佞之辈据位,孙儿若是不敢冒死直谏……”
听着那孙儿的誓言,一辈子都在为大明效忠的李时勉,至死仍旧未忘雪国家之耻的李时勉的唇角,微微地向上翘了翘,仿佛像是卸下了最后的重担一般,轻呼出了一口长气,合上了双眼……
当日,李骥挥泪拜别陷入昏迷中的祖父李时勉,赴京上书。三日后,一直昏迷不醒的一代大明铮臣李时勉,终逝世于家乡安福……
“你说什么?!”朱祁镇目瞪口呆地看着阿剌那张笑得犹如绽放的菊花般的老脸,一时之间愣在了当场,看着那一箱箱抬进来的财物与器皿,朱祁镇有种被迫卖身的诡异感。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今日,老朽受淮王和平章大人之托,前来向陛下说媒。”或许是对于汉地的婚礼风俗不清楚,所以,阿剌到此之后,指了指那满了差不多一屋子的礼物,乐呵呵地道明了来意。
“说媒?”朱祁镇大脑里边第一时间出现了娜仁那个性感火辣,万种风情的异域少女那张娇羞的绝色面容。一时之间,心里边像是让人给丢进了一大捆的爆竹,呯呯地响个不停。
第九十四章 新人慕,旧人嗔
看到朱祁镇那副呆头呆脑的模样,只当朱祁镇这位大明天子是让突如其来的幸福给砸懵了的阿剌抚得花白的长须乐呵呵地继续道:“正是,陛下久留于我瓦剌,身处异乡,身边皆是一些粗鄙之人在照料,着实让我等心怀愧疚,本欲以使女贡之,奈何陛下不纳,想来是嫌弃那些使女太过粗俗,不堪为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