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我们现在一天能生产五千多,可是去掉废品,能有三千个好的就不错了。因为咱们是用生铁铸壳,所以根本没办法对废品进行再加工,只能把废品回炉。”已经知道铸件厂生产的这东西关系到厂子的生死存活,李伟章虽然非常想提高工厂的产量,但是受限于原料的问题,产量始终无法提高。
“一天三千来个!说少也不少了!尽量吧!能多造一个就多造一个,天知道到时候够不够用。”司马在心里稍算了一下,一天生产几千个手榴弹已经不少了。毕竟这东西不比其它,若是能给自己几天的功夫,到时能攒下一万来个手榴弹,等到那个一线红来的时候,就可尽扔手榴弹炸死他娘的,就不相信到时候十个手榴弹换不掉他一个人。
第58章 手榴弹(下)
“一排九枚,四九三十六,一箱手榴弹一共三十六枚,一百箱手榴弹也就是三千六百枚,平均到每个护厂队队员手里人手三枚。”司马清点了一下第一批出厂的一百箱手榴弹,笑逐颜开的用撬杆打开其中一箱手榴弹掀开上面盖着的一层油纸,数了一下说道。如果不是这东西比较危险,司马很想拿出一个做个纪念。
这是司马的这家西北通用机器公司生产的第一种武器。用手抚摸着手榴弹有些粗略、布满着凹槽式预制破片的壳体。为了节省时间,手榴弹的壳体并没有涂上黑漆,只是在木柄和壳体结合处涂了一层密封漆。铁灰色的手榴弹壳体上泛着一种诡异的光泽,让司马看有些心迷。
“也许以后我们可以造手榴弹卖。”现在因为欧战国内的武器来源成了问题,不知道如果自己把这种手榴弹投入到国内市场,到时指不定会非常受欢迎。司马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这么想,但是好像生产这种手榴弹倒是一个不错的生意。
“距离三十米,凡是能投入白石灰线的都算合格。”在训练场上司马指着前方三十米开外的一条用白石灰撒画成的白线大声地说道,这是立姿投弹及格的标志线。虽然司马过去时从来没有当过兵,但是怎么着也曾接受过两次军训(分别是高中和大学入学时),再怎么着也曾练过投过那么几次教练弹。
这个时候司马也顾不得什么自己会不会、懂不懂,先临时充当了一个投弹的教官。投弹训练中的立姿投弹,大都是可以助跑的,投弹的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助跑或站在原地投弹出去。
“大家都注意了了,用小手指压着这根拉火绳,如果是真手榴弹就是用小手指扣着拉水环,其它四指这样握着手榴弹的木柄的低端,就像这样。”司马举着一枚教练弹大声地说道,为了方便训练司马特意让人在教练弹的尾端留了一根数厘米的棉线用来模仿拉火绳。
用四个手指头握着手榴弹的弹底大约只能使上六分劲头,手榴弹在手里呈的是虚握状态,更像是被四个手指勾住,只要在投掷时胳膊向前一使力,手榴弹就会很轻松的被甩出去。
“大家看好。”话音一落,司马就向前助跑几米后,手臂扬起使劲把手里握着的教练弹扔了出去,教练弹在空中划出了一条弧线,当看到其越过白石灰划成的达标线后,司马才算松了一口气,幸好扔过去了,没有丢成人。
“好了,大家都注意了,按班排分别练习。”司马松了一口气在站在一旁边说道,说道扔实弹,现在护厂队正好一千一百多人,比起过去扩大了五倍多,像过去那种中队小队的编制显然已经不太适合已经扩大的护厂队。
为了便于管理司马便把护厂队改成六个连,一个连一百八十多人,为了便于防御把整个工厂分成了四个防区,每个防区一个连,另外两个连作预备队。而司马现在更是自己亲自担任已经扩大了五倍多的护厂队队长,原来的护厂队队长马四则退居其次当起了副队长。
“嗯!不错!不错!”显然这个时代的人要远比后世的人的手臂要更加有力,至少他们的手臂要远比司马更为有力,如果和他们相比司马恐怕会觉得的脸红,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把一市斤重(16关平两,大约603克左右)的教练弹扔到了至少五十米以外,还有几个人甚至至少扔出了六十米以上的好成绩。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扔手榴弹的准头大都不错,至少都是扔在正前方,这样完全就可以充抵他们的枪法大都较差的不足了。
“来!你过来,你叫什么名字。那地方人。”看着四中队的一个人把手榴弹扔出了差不多两倍多于自己,司马便开口把这个人喊了过来。
“报告长官,俺叫李来顺山东德州人。”见到长官叫自己,李来顺连小跑过来,敬了个军礼后大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