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页

在这个时代虽然磁石电话已经发明了几近半个世纪,而且早在日俄战争时野战电话就已经广泛使用,可是受限于成本与技术,更多的时候各国部队的基层通信,仍旧是依靠通信兵。而在西北得益于后世那些价格低廉的野战磁石电话与旧式交换机。在公司成立的初期电话就在公司内部进行了普及。

后来自己办厂生产磁石电话与交换机之后,很快就在公司以及工业区内建立了完整的从办公到公用的电话网。甚至于就是一些技术人员、高级工都自费安装了电话,而不是仅仅依赖社区内的公共电话。正因为在西北已经普及了电话的应用,所以民团才会购建从总团到连排的野战电话体系,在演习之中,电话普及到一线排级部队,在西北早已是见怪不怪,正因为如此,在布设哨所时野战电话才会被拉到哨卡之内。

“一排集合!列队!”看到浓雾后透过的两盏汽车的前大灯的灯光,孟祥启便喊出集合的口令,十多分钟前接到的电话,孟祥启知道这辆卡车上搭乘的是安然返回的保安队官兵,列队迎接这些战士自然是义不容辞的义务。随着孟祥启的命令声,从哨所周围的简易工事里涌出的四十二名民团官兵,便着列站在哨所旁边。看着渐渐驶进的汽车持枪立正。

“敬礼!”

“咔!”当汽车驶近的时候,站在队伍最前方的孟祥启大声的啦出口令,同时对着驶近的汽车敬礼,伴随口令声响起的是清脆的脚后跟相撞的声音,一排的士兵左手于腰间持平,向归来的保安队官员行着持枪礼。

“敬礼!”看到在哨所旁排列整齐的民团官兵行着的持枪礼,李亮知道这是他们欢迎保安队回家的所给予的最高礼遇。

在驾驶室里的李亮并不方便立正回礼,只是热泪盈眶的向这些民团官兵行着注目礼。而卡车后搭乘的几十名保安队员,即使受了伤的伤员都都努力站直身体,用标准的军礼回应着对方,两支系出同源的队伍此时不需要用言语来表达什么,仅仅只是这一个军礼就表达了一切。

“看来真的发生了什么,要不然他们不会带上钢盔。”当汽车驶过进入工业区的最后一个哨卡之后,想到那些头戴着钢盔的民团官兵,李亮在心里意识工业里发生了大事。要么是作出重大的决定,否则也不会如此。

在经过第一道哨卡时,那个叫周士林的排长所属的排并没有戴钢盔,可是以接下来的三道,李亮惊奇的发现在每个官兵都按照条令要求戴上了钢盔。虽说身处保安队,可是保安队和民团通用一个条令,按照条令只有在战时以及演习时部队才准许头戴钢盔出现在公众场合。

“难道说……公司准备打仗了?”想到条令的对钢盔佩戴的要求,李亮在心里如此想到,心下不禁开始激动起来。今天下午经历的战斗,更多的是让李亮感觉兴奋。下夜班的工人惊奇的发现,现在的工业区的空气好像猛地紧张了起来,除非靠近边缘的居民和工厂里的工人听到了那声爆炸声之外,若大的工业区内并没有多少人听到。

街头上全副武装巡逻的宪兵队,以及头带着丑陋的钢锅帽子上街巡逻的民团部队,一些激动的工人们甚至于开始高呼万岁起来。平日里在民团的训练照片上看到那些头上戴着的,那些丑陋的被人们戏称为“饭锅子”的民团官兵,工人们第一次发现这种“饭锅子”是如此的可爱。

这种工人们眼中丑陋的“饭锅子”,就是民团装备五年式钢盔。刚刚列装不过两个多月,而这种钢盔的原型就是后世防护性能最出色的,东德56钢盔。第一次在看到民团进行的实弹演习时,看到头戴着布制军帽的官兵在训练场冲锋时,司马就决定有必要为民团配发钢盔。

在选择钢盔的种类的时候,最初司马想用的是后世解放军装备的gk80钢盔,这种刚刚被淘汰的钢盔在数量充足,司马可以低价购买到足够多的gk80钢盔以装备民团。

可是最后。司马还是选择了东德的56钢盔,虽说只不过买到了百十顶,而且是花了相当于gk80钢盔六倍以上的价钱,在和另外几种钢盔一起在民团的靶场,进行实弹射击测试之后。

这种德国用二战最残酷的战争经验设计出来的防护性能最好的钢盔。用他的实际性能征服了司马。还有民团的其他军官,最后民团当然决定装备这种最丑陋。但却是最坚固的钢盔。

不过受限于原物的数量,如果民团想装备这种56钢盔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自己生产,但是制造钢盔用普通钢材肯定不行,幸好早已建成了特钢厂,在特钢厂的努力下,直到月前才制造出合格的钢材,生产了第一批装备民团。

没曾想这种钢盔一装备民团,可谓是毁誉交加,士兵们因为它的样子太丑,而心生反感,直到后来的让他们参观了枪击、炮击的实战测试后,才使得民团的官兵为了自己的生命而戴上这种钢盔。但是在当戴着这种钢盔的民团官兵的演习照片出现在杂志、报纸上之后,工业区里的平民对这种奇丑无比的饭锅子可没什么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