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页

西北边防军战时指挥中心,一号作战指挥中心,在指挥中心上层围台侧,满坐几十名电台机电员,通过指挥中心几十部电台以及数十部电话,不停向分布在各地西北边防军各部下达着命令,同时接收着他们的汇报,以确定他们的最新位置,而位于作战室内的地图盘边的参谋们,则据此调整着西北军各部所处的位置。

“上乌金斯克俄军增援恰克图部队第一三五团,所部四千人一应大小炮装备俱全,目前已经全部登船,顺色楞格河逆流而上,预计于十四个小时后将到达恰克图码头,徒步一小时既可以到达恰克图,增援恰克图谢德洛夫残部。”一名年轻参谋军官在汇报完后,用架杆把标识着一三五团蓝色标识牌放在了地图上色楞格河道中,而在地图盘周围的参谋们,不时用架杆推动着红色的标识牌,这些红色标志牌及上面的数字代表着西北边防军各部,十余个代表着部队的红色标识牌已经深入了蒙古高原腹地。

“命令阿尔泰旅加快速度,争取在一三五团到达恰克图前,到达恰克图增援第七旅。到恰克图后立即配合第七旅形成对恰克图合围,伺机阻止一三五团与谢德洛夫残部汇合。”

俄军一三五团这支生力军一旦到达恰克图,恰克图的敌我形式对比,立即会转向有利于俄军一方,于是蔡锷没有一丝犹豫立即下令让阿尔泰旅加快速度,争取在俄军一三五团到达之前,进抵恰克图,实现对恰克图的包围,同时以逸待劳重创俄军增援一三五团。

“总指挥,我建议命令航空队择机出击,尽量争取在一三五团到达恰克图前给予其重创!让他们在色楞格河里喂鱼!”

看着地图上标于河道中的一三五团,王公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相比于蔡锷相对保守稳健的部署,作为年轻人的王公亮更多时候,是从尽可能利用西北的优势力量,以此来确保战局向有利于西北的方向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如此。这些在河道中船上的俄军,无疑非常适合发挥西北空中优势,将其重创于增援恰克图途中,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选择,而不只是被动的防守。

“嗯!不错!公允下命令吧!”听到王公亮建议后,蔡锷赞许的冲着王公亮笑了笑同时点点头,对于王公亮这些年轻人,蔡锷感慨最多的是他们不受传统战术观念的约束,相比于自己这些传统的老军人,他们更容易接受西北种种全新战术观念,并充分利用西北技术优势,将其尽可能的物尽其用,至少自己就没想到用航空队重创途中的一三五团。

“一三五团现在是谢德洛夫及其残部坚守恰克图最后一线希望,如果一三五团被重创或被我军消灭,对于谢德洛夫信心打击是毁灭性的,谢德洛夫当年在东北时投降了一次,现在完全有理由再投降一次,但是必须要打破他固守待援的幻想!以迫使他向我军投降。为了恰克图,不值得我们哪怕多牺牲一名士兵!用航空队把一三五团彻底炸垮!西北军将士的血就是要流,也要流在必要的地方。”

得到了自己偶像的赞许后,王公亮像是得到鼓励一般,看着地图上的河道中一三五团以及恰克图谢德洛夫残部的标识,王公亮拍着台案说道,同时王公亮把视线投向了北方,那里才是自己想要的地方!

库伦前进机场,当第六联队三十六架战机在执行完对恰克图轰炸之后,完好无损失返航依次降落在前进机场后,机场地勤人员立即开始忙活了起来,在第六联队飞机滑入停机坪后,第七联队三十六架挂载着规格不等炸弹有战机也随之滑出停机坪,从空出的跑道上起飞了,按照边防军司令部的命令,必须要对恰克图守军实施不间断轰炸。

自从接到这个命令之后,进驻在库伦原西北商行停车场及红城军营训练场之中两座前进机场,边防军航空队第一至第十战斗机联队,即开始按照边防军司令部的命令对恰克图一切有价值的俄军目标,实施全方位的轰炸。

“根据情报,俄军上乌金斯克第一三五步兵团已经搭乘七艘商船,沿色楞格河逆流而上,增援恰克图俄军,为阻止其增援,打破恰克图守军最后一丝幻想,边防军司令部命令我航空队,在明日俄军第一三五步兵团到达恰克图商港前,摧毁搭载第一三五步兵团的运输船队,将一三五步兵团消灭于增援途中!根据侦察机侦察拍照证实,俄一三五团搭乘七艘轮船、其中四艘为铁肋木壳蒸汽船、三艘为铁壳蒸汽船。”在前进机场作战指挥中心内,郑培林指着地图上标志出的第一三五步兵团,以及挂板上航拍一三五团座船照片,向在坐的航空队军官们传达着来自司令部的命令。

“……以水平飞行姿态投弹时,炸弹下落时水平方向有初速度,受到重力和空气阻力影响,炸弹飞行轨迹不确定,精确度不高。如果不是因为咱们每一次投弹,都在百米左右低空水平投弹,否则咱们扔下的炸弹,怕还真没有什么准头,可就算如此,咱们想炸毁俄军一个点目标,至少需要几架飞机投下十几枚炸弹,才能解决俄军一个点目标。而一三五步兵团搭乘座船以每小时十八公里左右速度航行,航空队日常训练之中,对移动目标的攻击大都是机场扫射为主,投弹轰炸准头非常差,但是战机上79机枪不可能对船内俄军形成有效杀伤,我们只能使用炸弹轰炸,多联队合作密集轰炸,以期达成目标。”航空队参谋长上官明臣看着航拍照片上俄军座船皱眉说道。航空队从未轰炸过任何水上移动目标,这次轰炸任务无疑是航空队自组建以来,最有挑战性的一次任务。

“上官参谋长,水平轰炸精度无法保证,那么也许……我们可以换一种轰炸方式!不见得我们要光认一个死理,完全可以采用其它轰炸方式。”见上官参谋长提到水平轰炸精度问题,第二航空联队联队长王明博立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连忙开口提议到。

尽管和航空队不少联队长、中队长一样,是南苑航校出身,但是王明博和他们相比却多了一些经历。王明博曾在飞机制造厂担任过数月的试飞员,在那里王明博有机会用飞机进行各种各样的试验以及全新的尝试,包括一些全新战术上的尝试,虽然其中不乏失败的例子,但是也有一些战术的确有效。

“俯冲轰炸!依照在飞机制造厂时的试验,以及第二联队一些日常训练证明,使用fh-1式战机以60度以上的角度对准目标俯冲投弹!它的精度足以保证250公斤炸弹直接击中俄军运输船队!第二联队愿意承担此次任务。”见所有目光投入自己,王明博开口解释道。俯冲轰炸是在飞机制造厂时对fh-1式战机进行性能摸底时,作过的一个试验,事实证明俯冲轰炸可以极大提高轰炸精度,自从王明博出任第二联队长以来,第二联队进行过多次俯冲轰炸训练,完全可以承担这个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