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页

中国舰队从新加坡驶向泗水的这一路可谓是张狂至极,甚至于进港之前在泗水外海举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军事演习,而且还非常“不小心”的在演习时撞沉了几艘土人的渔船,有两发305毫米炮弹落到距离海岸只有不到百米的距离,他们是在用这种方式向荷兰以及东印度土人示威。

对于中国人的挑衅,作为荷属东印度舰队司令官塔斯曼尽管气恼,但却无能为力。别说实力弱小,主力舰只有一艘1890年服役的“巴达维亚”号巡洋舰的东印度舰队,即便是现在本土舰队有机会驶出鹿特丹,恐怕也无法击败中国人的这支“训练舰队”。

“塔斯曼少将,现在的荷兰已经不是过去飞翔的荷兰人时代,现在荷兰只不过是一个大国夹缝中求生存的小国。去年7月16日,执行封锁任务的英国舰队闯入荷兰水域,在鹿特丹附近捕获了6艘德国走私船。同时,德国对我们的经济输血也并不领情,受无限制潜艇战影响,执行not任务的荷兰商船队已经损失了23万吨船只,占其全部吨位的25%以上。而今年3月,英国甚至宣布征用所有在英国控制下的海外港口内停泊的荷兰商船。这些落井下石正在毁灭荷兰,本土物资匮乏甚至导致差点演变成一场俄国式的革命,在这个时候中国人的挑衅是在试图激怒我们,一旦我们反应过度,随时可能演变成为一场战争,不要忘记他们在东印度有一百万侨民,东印度的石油、橡胶都是中国急需的资源,对于他们的任何挑衅我们必须要耐下心来,他们即便是呆上一个月又有什么,港口是空置的,闲着也是闲着,至于淡水,这里是东印度而不是北非。”

相比于塔斯曼少将的无奈,作为荷属东印度总督的范·穆克显得非常自得。自从战争爆发以来,作为总督的范·穆克唯一使命就是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荷兰对东印度群岛的所有权。尽管东群度看似危机重重,但是实际上在夹缝中的东印度比任何时期都更为安全,但是这个安全的前提是绝不能由荷兰挑起战火。

泗水的街道,见不到那种殖民地港口城市特有的拥挤喧嚣和活力,上岸的水兵所看到的只是那些熟悉的华式建筑,周围街道,满满的都是各种店铺,看看招牌幌子,多是华文荷兰文并行,街道两侧的大多数建筑的门窗都插着熟悉而亲切的五色国旗。过去那些嚣张的穿卡其色警服的殖民地警察,此时已经不见过去那种张狂,至于如土猴子一般的土著人,目光显得的有些畏缩,尤其是在看到穿着水兵服、魁梧的水兵时,他们都有些惙惙的缩到一旁,目中完全不见过去那种阴狠,但眉间偶尔同样也会流露出那百年来的阴毒。

在这个充满水果和牛奶甜香味道的热带城市里,燥热的天气并不妨碍人们的热情,泗水和新坡一样,是一个以华人为主的城市,相比之下泗水的华侨在过去几百年之中却承受了更多的苦难,东南亚的每一次血腥的排华都在这座城市上演,泗水是华人的城市,这里亦见证了华人的苦难。

不过此时这里却笼罩在一片欢天喜地之中,几百年来习惯于谨慎作事、小心作人的华侨从未像现在这般自得,看到街头那些兴致勃勃的水兵时,总会像对待亲人一般,强拉着其到家里做客。

训练舰队水兵踏上这座代表华人背井离乡之苦境城市时,走在街头上他们听着那些生硬带着广东、福建腔调的官话时总会让水兵们倍觉亲切。当然更让水兵高兴的是,因大量华侨参观军舰的原因,水兵可以享受着难得的假期,在这座东南亚城市里自由自在的放松一下很惬意,只不过华侨的热情让水兵们吃不消。

“阿婆,多谢!多谢!”几名水兵在接过阿婆强塞到手里的小饰品后,连忙从口袋里拿出几块钱,没待热情的阿婆推却就飞似的逃出数米外,同时大声的道谢。

周围的华侨看到水兵们这副模样,都抱以善意的大笑。泗水的华侨实在太过热情,只要水兵们遇到侨胞,无论是男女老少都竞相将水兵请至家中,盛情招待,临别还赠送各种纪念品,抱着不能让侨胞吃亏的态度,长官们要求水兵在接受纪念品后必须付钱,所以双方总会在付钱时挣扯上半天,水兵们已成养成了只要接到那些纪念品,就会扔下一把钱然后飞似的逃离。

华人之所以能大量南移东南亚,同乡之间相互召唤与协助是重要原因。初到居地,人地生疏,乡缘之根是最大的凝聚力量,方言、籍贯是早期华人群体建立的基础,由此而影响了庙宇的兴建、会馆的创办、帮派的区分,甚至是行业的选择。而华人各方言群体与籍贯源流之间,虽偶有往来与合作,但大多数时候都是充满猜疑和偏见,且常起冲突,在十九世纪末之前,欲冲破各个帮派的藩篱,绝对不容易。

这种强烈地域观念甚至反映在华侨对待祖国的态度上,事实上他们对祖国的关怀,只局限于各自的省份,家乡以外的其他地区却淡然置之。直至二十世纪,经过保皇党与革命党的启蒙后,才把家乡认同于中国,逐渐视中国为整体。在这个过程中,起自十余年前为了消除各籍贯子弟因方言歧异,而产生隔阂的新式学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亦正是这些中华学校教育的南洋子弟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相比于他们的父辈因乡情而产生的爱国之情,新一代的南洋子弟最大特点是接受学校里的民族主义教育,嘴间说着官话,心中涌动着爱国的热血。

今天泗水第十二中华学校阶梯教室内,数百名学生早早就赶到教室内,穿着白色衬衫校服的学生脸上大都带着期待之色。今天是来访海军官兵到学校演讲的日子,好不容易才轮到十二校,为了迎接海军官兵到访,在教室讲台后布满五色国旗以及临时赶制的海军军旗。

“立正!齐步……走!”就在学生们满面期色等待着官兵到来时,在梯形教室后方大门处传来响亮口令声。听到口令声,这些十三四岁学生连忙站起身冲着教室大门看去,坐于讲台两侧的校长老师同样站立起来。

“一二一、一二一、……”尽管只是一人发出的口令,两人踩出的正步,但是当两名穿着藏青修身海军陆战队礼服的官兵踏着正步走进教室时,面色稚嫩的学生们仍能感受到军靴踩踏在地板上发出响亮声,这种靴声让他们感觉到一种从未感受到的力量。

两名海军陆战队官兵一前一后,走上讲台,两人几乎同时转身,在靴跟相撞的声响中面向教室内的学生。

“坐!”站在后方的陆战队员从胸腔中发出响亮的喝声。随着口令坐下的师生,尤其是那些十来岁的学生目带崇色地看着站在台上,穿着漂亮陆战队礼服昂首挺胸的两名长官。此时仅只是漂亮的礼服和其上炫目的装饰亦吸引得他们动了长大后投入军营的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