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在接到电台的第一时间,凌霄就接过了舰队的指挥权。当进炮击还没有结束,不久之后在报纸上人们仍然会看到“凌总指挥坐居中华会馆指挥炮击泗水!”,之所以组建武装侨民自卫队则是为了夺张致遥之功,张致遥下达了炮击命令,但登陆令却是自己下达的,而且自己还组织了四千人的武装侨民。炮击泗水之功至伟,但是帮助泗水华侨建立一支常备的武装自卫队之功也不弱于此,凌霄期待返回西北后,先生亲自授予自己勋章时的礼遇。
在泗水城中央广场,那辆仅有的坦克和近千名操着冲锋枪、架着机枪的陆战队员以及水兵看守着旷野上两万余名土著俘虏,这些俘虏不分男女老少,他们非常顺从的蹲在广场中,惊恐地望着周围的中国士兵,他们要干什么?
这时,近千名荷兰水兵以及提着武器的荷兰侨民走了过来,德明克随手从俘虏堆中拉出一个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双眼通红的德明克看着满脸惶色土著。
“你肯定参与了攻打圣母教堂。”随后德明克示意士兵用毯子把土著人裹起来,浇上煤油,点着火,火熊熊地燃烧起来,年轻人顷刻间就成了火人,毯子里传出地狱般的嚎叫,蹲在广场上的土著人先是慌乱但随后静了下来。
“德明克少校,我在西伯利亚时,曾经见识过一种红俄发明的刑罚,或许您也曾听说过,人雷!非常简单用绳子捆住他们的双腿,然后在绳下系上一块石块,在港口推到海中。当初在海参崴,暴动的红俄水兵用这种方式处决了上千名俄罗斯海陆军军官。”张秩扬用流利的荷兰语对德明克介绍着在西伯利亚见识过的红俄处决方式,对土著人张秩扬没有任何好感,杀死一个算一个。
“不!张先生,荷兰王国是有法律的!”似乎地狱般的嚎叫唤醒了德明克少校的良知一般,德明克断然拒绝了张秩扬的“好意”。
“按照荷兰王国法律,任何暴乱分子必须要当众处决!以威慑其它意图叛乱的土著人!”德明克的话让原本有些失望正考虑着再劝劝他的张秩扬一愣。
尽管早在19世纪末,荷兰王国就已经废除了公开处决犯人的做法,但是德明克相信总督府一定不会介意自己再一次恢复这种作法,毕竟现在泗水需要恢复秩序,叛乱的军队会交给军事法庭审判,但是参与叛乱的平民……除了妇女之外,全部处决!
在泗水本邦人民裁判前,这里是暴动的发源地。六千多名被半释放的土著妇女和儿童被勒令站在周围,而提着枪的荷兰水兵以及侨民则排成数排站在对街,面前的是数十名被捆绑着的土著人。
“举枪!瞄准!”随着一名军官的喝令,水兵和侨民举起手中步枪,瞄准数米外面对本邦人民裁判所站成一排的土著暴徒。
“开枪!”随着一阵枪响,几十名的土著倒在本邦裁判所外,随后拿着枪的民兵上前补刀之后,又喝吼着让土著妇女把死去土著抬上马车,装满尸体的两辆马车朝着城外方向驶去,接着又有数十名土著被推到本邦人民裁判所白色石墙前。
“哎!”张致遥望着面带得色的凌霄,走出舰桥后摇头叹了口气。凌霄实在太过功利,他以为把土著交给荷兰人,由荷兰人杀死可以省掉麻烦,省得回国后遭受质询,又达成先生的愿望,但是他忘记了先生为什么要杀土著?是为了威慑!而不是仅仅只是报复。而现在凌霄一已私心却毁了……让荷兰人白得到一个大好机会!通过公开枪决,荷兰殖民地当局在土著民面前展示了自己的威力,这么好的机会,却白白错过了!舰队辛苦半天,让荷兰人白白落到了一个展示威力的机会,德明克为什么会释放妇女和儿童,就是为了让她们把这种威力展示传播出去。
第208章 历史与现实
时值冬季,烈日南移,从寒冷的东亚大陆吹过来的北风给炎热的东南亚带来一丝凉意,气温哪怕降低几度,对于经历千辛万苦远航驾艇归国的艇员都是十分宝贵的福利。这次潜艇远航恐怕是世界上距离最远的一次潜艇远航,距离远,时间长,其中大多数航线又是在热带水域,艇员的生活十分艰苦。
如灰鲸般的潜艇编队在巽他海峡均速潜航,仅只有数十公里宽的海峡对于秘密航行的潜艇编队而言就像张口可以吞噬一切的巨兽。潜艇携带的蓄电池能量有限,必须不停上浮、充电,水面航行时充十余个小时的电,仅只够潜艇航行11个小时而已,甚至于潜艇内因为再生药板的数量有限,在穿越印度洋后,每次仅只能在水下航行或潜伏不超过两个小时。水面航行一直是编队最主要的航行方式,潜艇有限的电池航程,对任何艇长都是非常头疼的问题,尤其是对这支高度保密的编队而言。
巽他海峡海水既淡且暖,因复杂的海底地形和海峡洋流的关系,在海峡海水中含有大量浮游生物,使得这里拥有极为丰富的渔业资源,同时意味着海峡内随时可能出现东印度土著的渔船,渔船出现随时都有可能使隐秘的舰队暴露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