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问题就在这里。”夹着香烟方成博指着墙上一副海图。对于佐世保的一切,自己闭上眼睛也能背出。
“佐世保港内1~3号码头,长度分别为80米、80米和518米,水深为129米、92米、12米,另一处是立神港区的平濑码头,平濑码头是一个长约585米,宽约57米的港池,共有9个码头,水深16米,进港池唯一通道设在南侧偏东处,宽约200米。港池通道的西侧是1号码头,54米,东侧是9号码头,长152米;2号、3号和7号、8号码头,分别在港池西岸和东岸,长度均为182米;6号码头,设在港池北岸,长度均为192米。而港内两侧有系留柱,日军战列舰大概并排停靠在这里。从对岸到目标只有五百米海面距离,岸边是海军造船厂地区,有大烟囱、起重机、灯塔等高大障碍物。在这样的地形,实施鱼雷攻击不好办啊?”
方成博的话让乌尔明苦笑一下,你自己就是飞行员出身,难道不知道这不是不好办,而是几乎不可能!鱼雷机实施鱼雷攻击时高度一百米,目标距离一千到一千五百米时发射鱼雷,鱼雷入水后,下潜到六十米深,然后靠横舵作用上浮到离水面四到六米冲向目标。水深九至十二米,这个深度,鱼雷统统会扎到海底去炸龙王。
“光靠轰炸,效果不好,要是这样,还不如把他们交给空军,让空军去炸,那样的话司令也不会千方百计想方设法让日本集结舰队了。”尽管知道其中的难度,但方成博依然坚持意见。
“在鱼雷攻得着的地方使用鱼雷,怎么能显出咱们的本事。在不可能的地方,敌人就麻痹大意了,出其不意的实施鱼雷攻击,战果会更大。总是会有办法的,用鱼雷是司令的要求。技术上的问题,我和司令提过,海军技术部门会解决,司令让我们放心,很快就有新型浅海鱼雷送来!”
方成博的话让乌尔明苦笑起来,上头一张嘴,下面累断腿,再累再难也要完成这个任务,不过前提是必须要有合适的鱼雷。
“好吧!但是不能光搞鱼雷攻击,鱼雷攻击是个技术活,不是每一个人都能玩得转,这你是知道的。现在时间紧迫,容不得重新训练,而且万一日本人在军舰周围布设防雷栅,咱们就闹笑话了,所以,还需要实施水平轰炸。”
“俯冲轰炸不行吗?俯冲轰炸的精度不是更高吗?”一直听他们谈话的凌霄突然插嘴。
“长官,战列舰装甲非常厚,靠俯冲轰炸是炸不动的,最多也就是破坏舱面设备。要给战列舰致命打击,非同时用穿甲爆破弹实施水平轰炸不可。”说话时方成博头都没回,凌长官是个飞行员不错,可也是个半调子飞行员,不过方成博却看了一眼乌尔明,当初自己拉他进来,不就是因为俯冲轰炸吗?可最后的试验结果……
“不过对巡洋舰总还是可行的吧?”显然凌霄这么说是为了面子。
“差不多,巡洋舰构造相对脆弱,进行俯冲轰炸就行了。不过,我想,咱们没有多余的精力照顾巡洋舰,把日本人的主力舰打掉,就是佛祖保佑了。”相比于凌霄的“贪厌”,方成博显然明白自己的实力,为了尽可能保护特攻舰队,航空队只能发动一波攻击,这一波攻击必须要尽可能挑大的来。
从命中率来看,鱼雷攻击无疑是最好的,这也是司令官强调使用鱼雷攻击的原因。但任何一名海航飞行员都知道,鱼雷攻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胜任的,而且,一旦日军布设防雷栅,鱼雷攻击计划就会全盘落空。从海军情报处转来的照片看,一旦日本组建联合舰队,并像日俄战争时那样集中在佐世保,两艘军舰并排停靠在码头上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是这样,对于停靠在内侧的军舰,鱼雷就无能为力了。所以必须同时实施水平轰炸,而3000米高空对静止战列舰水平轰炸,又是海军飞行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这时方成博注意到乌尔明有些走神,莫非他有了什么新主意?
“在想什么?”
“啊……没什么,我在想日本人会不会为了我们组建联合舰队?”
会吗?没有人知道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