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日本人福泽谕吉在几十年前所说的:我们必须打破这种格局,我们应该在前进道路上加入西方文明国家队伍,我们不能给朝鲜和中国任何特殊对待……只不过现在唯一区别是,中国正在用西方国家对待他们的方式去对付日本,这或许是唯一的改变!”自由撰稿人:欧内斯特尔明威,1923年3月21日,中国纪元共和12年3月21日,于中国京城。
同样被战争吸引过来的各国记者与自由撰稿人不同,对于马歇尔中校,这位曾经驻天津美国第15步兵团副团长、代理团长,并没有随着15步兵团撤离中国而撤离,反而改任公使馆美国驻华武官,作为驻华武官,马歇尔在战争爆发后,就出于一个职业军人的敏感,对中国军事潜力进行评估,以递交国内作为资讯。
“……众所周知,自一九二一年复兴党政权上台以后,中国政府一直不遗余力的建立一支现代化武装力量。早在新政权上台前,其陆海空军就以地方军队的名义,进行武装及训练,现在中国国防军正是在地方军基础上加以改编。复兴党取得政权后,尽管与红色俄国之间的战争已经结束,然而其加强武力的行动更为肆无忌惮,更加公开化。这个古老国家陈旧落后而繁杂的前中央政权和地方武装,仅仅改编、整编就耗时一年。”
“毫无疑问,这支曾经落后、陈旧的武装力量,用其在辽东的出色表现,证实他们的战斗力,在欧洲受到各国赞叹的日本陆军,在这支力量面前不堪一击。四年前,比起世界上任何一个强国,中国表现的软弱无力。现在的问题是,差距在什么程度上被中国新政权赶上了?建立一支现代化的战斗力量是个大规模工业进程,它需要物资、人力和时间,不管政治领袖们做出怎样夸夸其谈的宣告……可共和中国还没有把差距缩短到足以对日本发动战争的地步,对日本宣战,依持的是空军技术优势,通过突然袭击,彻底击败日本海军使他们达到战役目标……”
在接下来的报告中,马歇尔用整整十余页写下五年来中国工业扩展以及机器和物资生产的数字,这些资料主要来自马歇尔到达中国后,对中国政府公开档案资料收集以及通过和中国官员聊天获得,他将五年来中国与日本、与英法四国全国生产总额以及陆、海、空军力量作了比较,所得到的数字,表明除空军外中国军队其他各方面都处于劣势。
而他们也并未加紧推动工业生产迎头赶上,与世界公众舆论传闻相反,中国并未拼命生产武器,这一点只要将其工厂生产能力和产量数字比较一下就可以看出,他们的产能甚至不及1921年,欧战结束前。
“……在葫芦岛参观时,在中国最大海军船厂葫芦岛海军造船厂看到,中国人在生产大量民用平底小船。潜艇这一关系到中国海上封锁战成败关键的武器,生产中甚至没采取三班制,产量也非常有限。由于日本正尽可能加快飞机生产速度,并努力通过一切渠道从国外购入飞机的情况下,中国空军优势很快将丧失,当然在质量上没有任何一类飞机能够与中国抗衡。至于陆战方面,如果中国人愿意,他们完全可以拿出人数更多、训练更久并且装备更为精良的军队,但显然他们没有这么做。”
然后就到报告最紧要的一段,打到这一段时,马歇尔其间停下数次,整个报告打完后,他又有担心的把这段文字读了几遍,报告和过去得到的情报完全不同。在仔细冥报告这一段内容后,马歇尔办公室内再一次响起打字机的声响,整份报告转入对未来的预测,像这样的个人推测内容往往可能被认为是轻率的,甚至是夸大其词的,却恰恰是整份报告中最关键的一部分,甚至超过前面对中国战争潜力的推测。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政府正在与德国谈判,结成军事联盟。中国亲德立场源自数十年前,几十年来,中国军方与政府已经习惯同德国打交道,新政权领导者在西北时就大量引入战时在美国受到排挤的德裔移民,目前中国德裔移民超过150万人,仅次于俄罗斯移民。欧战时期,尽管中国对德国宣战,但在向协约国出口大量物资的同时,移居中国的德裔移民向德国提供了超过2亿马克的‘人道主义救援物资’,德裔移民更将大量武器图纸交予德国。而突厥斯坦与中国非正常贸易关系,更是令人费解而怀疑,我们有足够理由相信,这是有计划和预谋的,他们用这种方式帮助德国人。”
“欧战期间参与巴黎和谈的中国人,在很多问题上与德国结成同盟,尽管其并未在和会上取得多少回报,但至少表明中国在战后国际关系上的态度。目前,中德保持着远超他国的紧密合作,在中国对日本宣战后,德国第一时间将其保留的32艘潜艇中的16艘租借予中国,并同意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将大约15万吨商船租借中国。一周前,一名中国外交官曾对我说过,即便天崩地陷,也不会影响中德之间的友谊,中德两国将开展前所未有的紧密合作……”
马歇尔知道,自己关于中德关系的推测,并非是建立在准确情报基础上的推测,根本不足以引起国内职业外交官的重视。用他们的话说,戏剧性谣传总是有的,他们坚持立足于基本事实。中德关系无碍于中美关系,中国需要支持不是吗?想到这,马歇尔突然从打字机上把已经打好的这几张稿纸撕碎丢进纸篓,马歇尔认为,与其让危险的推测影响报告的可信性,倒不如不去点评中德两国之间的关系,时间会检验一切,但却不需要以牺牲自己的报告为代价。
用几个小时把报告打好后,马歇尔仔细审阅一遍,才将报告正本和两份副本揣在文件包里,和衣倒在红皮躺椅上睡着了,小憩之后,等马歇尔睁开眼睛,明媚的阳光已经照进房间。和以往一样先淋浴,换上一身干净衣服又在早餐前把报告详读一遍,在下楼朝餐厅走去时马歇尔依然在思索文件内容,这是他第一次对战略问题进行探讨,远远超出他目前的能力和职位,但另一方面,马歇尔又觉得报告是对基本事实的阐述。
“……他是这么回答那群日本矮猴子的:本野外相三个月前回答我,日本可以为了关东洲流血,我可以告诉你,你的意愿达到了!”步入餐厅马歇尔就听到外交官在畅谈新加坡那场让中国人感到厌恶的和谈,报纸上随处可见中国人对英、法、美列强粗暴干涉的不满,在这种情况下,新加坡谈判,是两国战争的另一种方式,只有一方在战争上取得全面优势,他们才会真正坐下来谈判。
“鲁普特先生,日本人同样对谈判深感不满,回答顾先生的话非常强硬:那你们就准备好棺材吧!”
“显然日本人对棺材准备不足深有感触,所以才向中国人提出这一友好建议,不是吗?”前脚刚一进屋,马歇尔就提出自己的看法,在马歇尔看来,日本人坚持,并不是因为看到胜利希望,反而是因为毫无希望,这是典型的赌徒心理,他们赌中国无法坚持到底,进而谋得相对体面的媾和可能。
看到马歇尔走进餐厅,柯兰放下咖啡杯,“马歇尔少校,作为一名职业军官,你认为中国空军对日本本土毁灭性轰炸可以帮助他们彻底击败日本吗?”享用完早餐的福瑞克参赞插嘴道:“先生,我想你一定忽视了驻日大使馆传来的信息,中国空军对日本的轰炸已经造成五十万日本人死亡,日本工业遭受到毁灭性打击,日本人可以逃到郊外躲避轰炸,但是日本工厂却不能迁到郊外,工厂是日本半个世纪工业化积累下的财富,而现在已经化为了灰烬!”